(李欢)从中铁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份,中国和欧洲的列车运行平稳,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共运营列车1238列,运输11.5万标准箱,分别增长64%和73%,综合重箱率达到98.8%。
中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表示,近期,中欧之间的火车运输需求持续旺盛。但由于口岸站疫情防控措施的加强和境外恶劣天气,口岸交接能力下降,部分通道出现途中列车运行缓慢的现象。为此,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对策,科学配置港口运力,满足运输需求,始终将中欧列车作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中之重,不停运、不无限装,确保中欧列车平稳运行、安全畅通。第一,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和救助。充分发挥全国铁路“一网一盘棋”的统一调度指挥优势,采取阶段性运力调整措施,有效缓解港口拥堵。第二,加快港口的扩建和改造。在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港口开展扩能改造工程,努力提高港口站更换和交接能力。第三,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加强沟通合作和应急响应,建立灵活的口岸交接方式,确保中欧列车安全顺利通行。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加强供应和运输组织,中欧之间的列车数量和运量不断增加。阿拉山口边防站不断优化接发列车、取发车辆、装卸货物、联运交接等运营流程。中国和欧洲的列车重装效率稳步提高。截至目前,通过该口岸站进出中国和欧洲的列车数量已超过4500辆,开通列车数量同比增长42%。满洲里口岸站充分发挥中欧列车重要节点作用,加强与海关部门联系,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中欧列车优质发展。今年1-11月,中国和欧洲共开行列车3188列,同比增长31.9%;运输集装箱290,378标准箱,同比增长34%。
11月,铁路部门开通了东莞至德国杜伊斯堡、金华至法国德棘、郑州至芬兰赫尔辛基的首列中欧列车,中欧列车新增多条线路。下一步,铁路部门将密切关注中欧列车的运输动态,及时调整运输组织措施,确保中欧列车稳定运行,努力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顺利进行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