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用担当铸就梦想——记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四川仁沐新高速项目技术主管文长江

作者: 2020-12-17 浏览:

“在这个负重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梦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2015年7月,一个对生活和工作充满无限憧憬的学生,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家人的期望下,收拾起简单的行囊,怀揣梦想来到湖南省黔张敞铁路施工现场,开始了人生梦想的构建。

他叫温长江,毕业于吉林省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工程系。现任中铁二十一局第三公司四川仁木新高速公路项目预制梁场技术总监。

坚定的信念

2015年,温长江离开学校,来到中铁二十一局第三公司湖南千张场铁路工程第一分公司实习。

黔张长铁路是渝湘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重庆黔江,经湖南张家界至常德。地形复杂,便道崎岖,路线坡度陡。一路上,奇怪的山峰拔地而起,齐林耀眼而美丽。但是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优美的自然环境往往伴随着极其恶劣的施工环境。温长江工作的第一站是常德市桃源县牛车河乡,这里生态优美,交通不发达。

当时项目刚起步,农村手机信号差,交通不方便,工人们吃的是同锅饭。这些都不是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新新同学所能预料到的。虽然他有所准备,但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面对环境条件、工作压力和心理落差的考验,被分配的学生思想波动很大。

当年,温长江不得不忍受双重折磨,一是恶劣环境的刺激和个人对城市幸福生活的向往,二是离别和劝离的煎熬。他不止一次问自己:是回归城市的繁华合适,还是应该继续坚守大山,创造梦想?坚持还是离开,矛盾无数次冲击着他的脑海。夜深人静的时候,好朋友的鼓励声在耳边响起:“在这个负重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去创造梦想。”作为一个90后,他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有咬紧牙关,负重前行,才能触及梦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选择了留下来干一番事业。

健康强壮地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对施工细节和技术要领有了深入的了解。2016年11月,牛车河站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温长江心里明白,面对这么复杂的高铁站工程,他是有所担心的,这是他从没接触过的,也是书本上学到的。由于施工现场技术力量不足,他仍然承担了技术主管这个新职位的负担。

高速铁路车站接触网是电力牵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基础储存柱、腕臂装置、定位装置、接触悬挂装置和附加悬挂组成。接触网基础预埋件施工精度极高,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后续接触网安装失败。根据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准确掌握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合理应用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作为指导。面对如此高标准、严要求的接触网工程,温长江白天在施工现场学习指导施工工作,晚上查阅图纸、翻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熟悉接触网工程施工的详细流程和操作流程,并对现场施工队伍进行认真交底和现场指导。为了保证接触网架设后的平整度、平整度和弹性,消除硬弯、扭曲和表面擦伤现象,满足高速接触网与受电弓动态接触的要求,在接触网架设过程中采用了恒张力放线技术,并结合施工要求进行了改进

温长江认真踏实的工作是举世公认的。一天晚上,在车站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罐车的右后轮掉进了泥泞的施工道路。为了避免质量事故,他冒雨跑回宿舍,叫了一台挖掘机来现场协助。因为深夜下雨,司机不想去,只好在宿舍努力。后来别人看到他被淋得不像话,就去工地帮忙,终于在车站浇完了混凝土。也是通过反复的训练,丰富了自己的现场施工经验和协调能力,毕业时不再年轻,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2020年3月,温长江来到四川省仁木新高速公路项目,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桥梁T梁的预制。本工程17座桥梁(单线)1425根丁字梁集中预制。从梁场规划准备到预制梁生产,节点规划时间不到2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尤其是车站建设中的矛盾突出,因为每一道工序都要仔细考虑,包括工序、工序、效率、成本。作为一个技术主管,他很清楚自己作为参谋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一定要超前,抢在前面。任何粗心都可能导致等待工作或返工。通过不断的图纸对比,发现40米T梁和25米T梁各有特点。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选择定制的梁基座。40米T梁数量少,集中架设桥梁的地方不多。制梁台座应尽可能靠近梁场布置。25m的丁字梁应尽可能布置在梁场的中心,以方便存梁、架设和运输。在预制梁的施工过程中,他始终总结施工工艺,加强工艺衔接,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劳动力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花开花落,硕果累累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文长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还年轻,还有很多东西没学会。”刚来新项目的时候就扎根工地,经常看到他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现场施工人员交流学习。在“学习强国”APP学习期间,他抽出时间学习时事政治和专业知识。为了让梁现场的技术人员共同进步,他主动以身作则,积极带领年轻的技术人员立足岗位学习技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探讨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在他的带动下,梁场的T梁预制从刚开始平均每天2-3块增加到每天4块以上,每个月提前完成预制T梁接头的任务。

温长江以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成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有大志就有恒心,有实干就有目标。五年来,文长江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培养成了建筑一线的技术骨干。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共青团优秀成员。今年推荐参加公司“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的评选。他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最终开花了。路还很长。无论走到哪里,文长江都不会改变自己原来的心,永远珍惜自己的梦想,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