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纸是赵妮娜
2020年最后一个月,铁路新闻一次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12月中旬,时速250 km/h的CR300复兴动车组“亮相”,在杭深线、廉贞线、贵广线、银溪线等多列高速列车上投入运营。至此,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的复兴系列电动车组全部投入使用.
12月27日,熊静城际铁路开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得到应用。智能设计多达71项,首次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建立了世界。智能高铁的新标杆.
中国铁路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要成就,为率先建设现代化铁路强国带来无限活力和生机。
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智能”高速铁路
京安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连接首都和雄安新区。该线路全长91公里,有6个车站,是雄安新区第一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意义重大。
在大兴机场站,建筑工人在航站楼下安装了1232个减震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列车高速通过地下隧道造成的振动。
雄安站屋顶有自己的光伏电站,光伏建材4.2万平方米,年发电量580万千瓦时,每年可为亚洲最大的高铁站提供30%的绿色能源。
京安雄城际铁路只是一个缩影。在许多重大铁路项目的建设规划中,技术创新释放着巨大的能量。为解决千米级特大桥建设中的技术难题,铁路建设者先后建成了沪苏通长江铁路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平潭海峡铁路桥等一大批超大型工程,其中沪苏通长江铁路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取得了5项“世界第一”。
创新引领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先世界
复兴动车组是中国的“黄金名片”,是中国高铁技术从赶超走向领先的代表作品之一。
中铁集团率先组织R&D团队在高铁关键设备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R&D团队为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搭建了技术创新平台,系统掌握了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核心关键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高速铁路设备测试验证体系。
2017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在京沪高铁上投入运营;2017年9月,复兴在京沪高铁上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全面确立了世界高铁建设和运营的新标杆;2019年12月,复兴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速铁路上投入运营,实现了全球首次350 km/h的自动驾驶。2020年,复兴智能动车组自动驾驶ATO系统功能不断完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开发成功,功能设计和性能指标不断优化完善。随着京安雄城际铁路复兴智能动车组的成功下线,我国高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最近投产的CR300BF福星,以“蓝色暖男”的昵称,成为高铁新的“网络名人”。CR300BF复兴是CR300复兴之一,速度250 km/h。
目前已有13款复星投入使用,时速160km ~ 350km,形成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复星系列动车组。中国铁路科技创新迈出重要步伐,以复兴系列动车组为代表的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先世界。
智能化铸就全球铁路科技创新高地
今年8月,中铁集团
2019年底通车的京张高铁将继续深化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全面推进质量提升工程。沿线4G、5G网络覆盖不断加强,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多语言服务、公交站Wi-Fi、网上订餐等惠民惠民新措施不断完善,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精彩。
纵观全国,BIM、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综合管理平台等一大批智能施工技术成果得到了总结和不断深化,进而在更多的铁路施工现场推广应用,我国高铁建设水平达到了新的水平。
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中欧列车,在2020年“帮助世界抗击疫情、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将出现“上升曲线”。中欧列车利用北斗定位技术传输运输信息,对冷藏集装箱进行智能温控和全时监控。集装箱的温度和通风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远程控制.
“十三五”期间,铁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高速、高原、寒冷、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速铁路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智能铁路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铁路正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新的一年,相关信息显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铁路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智能建筑、智能设备、智能运营、智能出行、智能物流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场景。中国已成为全球铁路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