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发动总攻、取得全面胜利的决定性一年。站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面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中铁股份克服困难,肩负起决战的“铁血责任”,汇聚起源源不断的“铁血力量”,为贫困地区反贫困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列票价低廉、乘车方便的公益“慢车”畅通无阻地穿过深山老林;一条高铁在辽阔的土地上飞驰,载着更多的人走进致富的“快车道”;无轨车站层出不穷,畅通了人们出行和物流运输的“微循环”;一条铁路扶贫工程扎根贫困地区,托起乡亲们稳定的幸福;一系列复工专列、旅游扶贫专列、农产品运输专列精准运营,助力国内顺畅流通,促进产业链稳定.一幅幸福民生的画卷,将在2020年帮助铁路脱贫的坐标轴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也将镌刻着铁路部门铿锵的步伐,带着全行业的力量,赢得反贫困的决战。
一张富有成效的成绩单
在2020年国家扶贫日之际,中铁集团荣获国家扶贫组织创新奖。中铁扶贫集团指定的4个县区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53个铁路指定村都如期脱帽脱贫。让我们通过一组醒目的数据来体验铁路在扶贫主战场上的突出成绩:
3.04亿。面对2020年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巨大压力,中铁集团严格执行“四不挑”要求,继续加大对定点扶贫的投入和援助力度,在中央和省级定点扶贫领域投入3.04亿元;牵线搭桥带来了各方9800万元的资助,是上年的2.1倍,也是历年最高。
4322.7亿元。中铁集团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铁路项目全面复工达产,施工和技术管理人员超过往年同期水平,展示了稳定投资、促进发展的成绩。老、小、边地区铁路基础设施投资4322.7亿元,占总投资的74.4%;100个重点交通扶贫项目中的16个铁路项目全部开工,其中5个已经开工。新投入运营的线路覆盖26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6个结束了铁路不通的历史。
6.95亿吨。中铁集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提升81对公益性“慢车”运营质量,建成无轨车站155个。“铁路网无轨站”使偏远山区县的600多人受益。铁路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向老、小、边地区发送货物达6.95亿吨,减免铁路建设资金15.4亿元。
6.04亿。充分利用铁路职工“菜篮子”所蕴含的巨大消费市场,运送30多亿旅客、60多万建筑工人和5亿多“12306”网络注册用户,国铁集团创新实施“消费扶贫五项长效机制”,全年实现扶贫6.04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
一群勇于做好事的人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铁路扶贫干部的心血。
2020年11月18日上午,五名铁路基层扶贫干部职工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厅,分享了他们的扶贫心得
在整个铁路中,有许多铁路扶贫干部和他们一样,以同样的心和情感投身于扶贫工作。2020年,铁路将向中央和省级指定扶贫地区派出194名干部,其中包括4个县区的106名扶贫干部。一年来,共表彰93个集体和个人,其中1个被中央和国家机关授予扶贫优秀个人称号,5个集体和个人被授予铁路扶贫工作机车奖杯和奖章,1个被评为“新时代铁路模范”。
面对成绩和荣誉,他们并不骄傲。相反,他们更加谦虚地努力工作,以坚定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
通往持续奋斗的幸福之路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年来,中铁集团落实“四不挑”要求,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让脱贫人口过上更好的生活。
勤奋精确地帮助穷人。为了促进扶贫产业的优质和可持续发展,铁路部门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充分释放扶贫产业的集聚效应。“铁路小镇”扶贫项目、“栾川印象”产品、勉县辣椒工业园、和田县“火车头”系列扶贫项目、原州区清洁蔬菜分拣包装加工车间.一个铁路扶贫项目为以前的贫困村释放了新的动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消费扶贫,不断创新。一年来,铁路部门创新思路,完善线上线下互动、产、运、销一体化的铁路消费扶贫体系,构建覆盖铁路出行全过程的“三网一柜”消费扶贫平台。扶贫产品“上车”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国431个车站(313个高铁站)和2237辆公交车(1871辆高铁)共设立了2880个扶贫网点(特区)。
就业以“组合拳”扶贫。铁路部门落实中央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决策部署。在充分发挥交通优势的同时,开通“点对点”直达列车401趟,帮助45.4万贫困劳动者重返工作岗位,拓展铁路企业招收毕业生和劳动力、铁路建设和扶贫车间的就业渠道,直接帮助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5万多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其中4个扶贫县、1个扶贫区的9749人。
“志智双全”激发“心力”。面对疫情的影响,铁路部门坚持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一年来,共投入培训资金400万元,培训基层干部12338人,技术人员17745人,分别是上年的4.4倍和2.1倍,有效激发了内生致富动力。
开启幸福新征程,中铁集团将继续落实“四不镐”要求,不断巩固扶贫成果,加快实施交通扶贫骨干通道工程100个在建铁路项目,有序推进覆盖广大农村的铁路项目,不断提高公益性“慢车”质量,扩大产业、消费、就业效益,展现新行动,谱写扶贫与农村振兴有效对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