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本报彭
看病更方便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铁路职工安全工作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中铁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深入基层、走访家庭、促进和谐”的活动,深入了解员工的困难,倾听员工的声音,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医疗保险政策,不断增加定点医院和药店,督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解决员工就医问题。
2009年,在一次肾移植手术后,南宁车辆段来宾区退出办公室主任梁开始频繁就医,长达10多年。因为手术后要做术后保健,定期吃药,每个月都要去165公里外的南宁某医院治疗。
“以前看病都要提前准备好钱,自费看病,拿到发票再送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然后把补贴送到我们的账户上。现在方便多了。我们可以直接拿医保卡扣,直接自付部分。
由于铁路部门工作性质特殊,很多工人都在铁路沿线的县级城市落户,看病比较麻烦。以前员工要去最近的城市看病买药,可以选择的药店有限。梁说,过去来宾市只有一家铁路定点药店。不仅许多难以购买的小众药物经常缺货,而且由于缺乏竞争,药店出售的药物相对昂贵,这让他感到尴尬。
2017年以来,南宁局集团公司积极稳妥推进铁路企业经营的医疗保险业务向地方转移。2018年1月1日,医疗保险业务正式移交地方管理。参保职工可在全区1万多家定点医院和药店使用社保卡,10万以上参保人员享受此项福利政策,使铁路职工看病更加方便。
政策实施后,不少员工致电梁咨询,言语中有激动,也有激动。“我还可以在我们县的医院刷社保卡吗?”“不需要再报销发票了?”更让梁高兴的是,随着南宁局集团公司医疗费用补助的逐步增加,虽然每次去医院做同样的项目,自付的金额却越来越少。
2019年7月,我局集团公司修订《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职工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比例提高10%,离退休人员补助比例提高10%;重、差生人员补助比例提高5%,每年最高补助限额提高5万元。这个《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医疗保障水平,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医疗费用负担。
“医疗保险转移到当地后,职工的个人医疗负担实际上增加了。为防止员工医疗待遇下降,我局集团公司降低门诊医疗费用补贴门槛,提高住院医疗补贴比例和直系亲属住院医疗费用补贴比例,增加住院医疗二次补贴和定点药店医疗费用补贴。扩大了门诊特殊疾病的范围。”南宁局集团公司社保部社保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仅2019年,该局集团公司就投入1.46亿元用于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