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欧列车开通以来,莞、广、深逐渐成为大湾区中欧列车开通的“中心站”。这条线路已经穿越了亚洲和欧洲的10多个节点城市,如莫斯科、明斯克和华沙。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枢纽、西至欧洲、北至俄蒙的大湾区泛欧运输网络进一步稳定,为当地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运输选择。
据悉,今年大湾区已开通262列火车,运送超过14万吨的民生和产业链物资。发展势头持续改善,列车数量和辐射线路不断扩大。疫情期间,保证了国际市场生产生活资料和产业链物资的正常供应,帮助沿线国家加快经济生产恢复。
今年,中国和欧洲对火车的需求继续升温。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疫情下,运输量大、价格低、时效性强、绿色环保、检疫环节接触感染风险低、品牌影响力不断上升等诸多优势的吸引。在国际疫情的持续冲击下,空运价格大幅上涨,海运因检疫和装卸人员短缺而基本停滞不前。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将进出口来源转移到中欧列车进行运输,随着年底高峰需求的到来,中欧列车自下半年以来一直处于高水平运行。目前,广州大朗、东莞石龙每周至少运营3趟列车,深圳平湖南每周正常运营,列车数量环比增长76%,实现了疫情期间运量的逆势增长。
中欧列车帮助中国企业产品走向世界,铁路部门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中国企业产品走向稳定。比如中铁集装箱公司要组织货物、箱子、车辆、劳动力的供应;根据客户需求,科学定制中欧列车周、月运营计划,吸引出口货物选择铁路运输;实行优先运输、优先装载、优先运输,只要有需求就开,保证该类货物运输的历史性时刻;加快组织铁路装卸作业,实现快速装卸,优化车站箱区和箱位管理,避免集装箱挤压和车站拥堵;与中欧铁路通道沿线国家铁路、海关、质检等部门高效合作,实现“一站式”、“一站式”服务。
因此,中欧列车不仅是中国与沿线其他国家更深层次、更全面的互助,也是中国企业在疫情期间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带动经济复苏的稳定器。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双赢。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欧列车通过钢铁在中国人民和欧洲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和友谊的桥梁。(刘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