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据报道,81942辆装载90标箱出口货物的海铁国际多式联运列车从义乌西站出发,开往宁波舟山港。至此,CMA CGM专列已成功从“一月一列”升级为“一周一列”,义乌中欧列车和海铁多式联运新丝绸之路国际物流通道运输能力得到提升。(来源:人民日报)
帮助建设海铁联运经济。义乌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宁波的舟山港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最大的外贸市场潮和最大的国际船队的碰撞,必然会引发不一样的火花。义乌海铁联运方精准满足工厂需求,不断完善港口、车站、海铁列车服务功能,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和新型机械设备,推动车站单次装车效率提升25%。这次开通的CMA CGM专列也大幅增加到“一周一班”,效率极高,经济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帮助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铁联运国际列车积极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实行“陆上中欧列车——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中欧列车——新丝绸之路”两轮驱动,可见铁路方面并未失之交臂。在第一个产品——成果的不断增长中,中欧列车进一步探索第二个学科,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合劳动,协调物流企业,稳定市场供应,使用循环列车运营。实现了装车点、运行线路、车次、到发时间、运价“五定”,进一步致密了海铁联运列车的运输密度,加快了义乌海铁联运新精品的打造,为本地及周边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看得见的机会,缓解了疫情对国际物流经济的冲击,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推动经济周期快速发展。加强与义乌市政府部门、义乌铁路口岸、船务公司和物流企业的协调配合,稳定市场供应,利用循环列车实现“五定”装车点、运营线路、列车、到站时间和运价,确保每周五定期发货,逐步增加专列班次,进一步编织“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列车的航运密度加快建设义乌海铁联运精品列车,缓解疫情对国际物流通道的影响, 为本地及周边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物流服务,助推“宜雍州开放大通道”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国内外双循环经济做出新贡献。
海铁联运模式双管齐下,就像把延伸的铁路和海上新丝绸之路连接起来一样,也把沿线国家交换所需货物的愿望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梦想联系起来。(卢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