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刘本报
1月28日,也就是5月9日的第三天,漠河降雪后的最低气温在早上降到了-48.4摄氏度,40年来最低。空气中弥漫着白色的冰雾,能见度不到30米。
提前接到防掰别检查任务的加格达奇工务段漠河线车间迅速启动了防掰别计划。班长李带领12人到重点地区检查古洛铁路。8点以后,他们收拾好行李,排队出发。
“上下没有车,可以上班。”9点,接到门卫张宏伟确认信息后,12人3人团队迅速上线分段检查。“春节旅游高峰的第一天,上帝来了一场决斗。天气预报说今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8.4摄氏度,要仔细查看。多敲敲螺栓和夹板,仔细看钢轨接头。”李通过对讲机提醒了大家。不一会儿,所有人的帽子和围兜都被冰雾“染”白了。
古洛铁路全长32.265公里,是中国最北的铁路线,主要承担古莲煤矿的煤炭运输任务。这条铁路运输的煤炭不仅保证了黑龙江的煤炭供应,还销往辽宁的大连、沈阳和山东。春节日益临近,为了保证人们度过温暖的假期,保证煤炭运输线路的安全尤为重要。
10点30分,李带着大伙在冰雾中走走停停,已经战斗了一个半小时。虽然大家都全副武装着棉袄和棉裤,但手脚已经冻麻了,睫毛上覆盖着厚厚的冰晶,口罩冻成了“冰壳”。他们一路敲敲打打,经过焊缝、道岔等关键部位,跪在枕木上拿出小镜子进行辅助检查,看钢轨和胶合板部位是否有肉眼不容易看到的裂纹,以避免渗漏和损坏。11点,30308运煤列车从月芽湖站出发。躲过下一班车的“白头翁”站在刺骨的寒风中,看着呼啸的火车,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13时整,古罗铁路全线检查,未发现问题。李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一天出奇的冷。感谢今天,没有问题。不然我们冻起来就是小事,不要耽误运煤。”坐在返程巴士上的线路工王锦一边喝着热水一边说道。“不管天气条件多么恶劣,我们都要保证这条运煤通道畅通。”李表达了最北方工人的决心。
最近大兴安岭北部一直处于极寒天气,漠河地区气温一直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古洛线煤量明显,防破任务增加。回到车间,把李第二天的工作单打印出来,这还是一份防掰别检查。第二天,他和工友们又踏上了古罗县,守护着千里送暖的通道在极寒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