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2月11日,农历新年前夕,各地的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牛年的到来。此时的中欧火车运输依然繁忙,不仅从世界各地带来“外国年货”,还将大量的中国年货带到海外市场,让全世界分享中国新年的味道。
1月份,中欧列车运行质量继续提升,全月共交付列车1165列,货物10.9万标准箱。列车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分别同比增长66%和73%,连续9个月保持单月1000多辆的水平,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中欧贸易发展、促进国际疫情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铁集团认真落实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欧列车作为战略通道的作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运营质量,促进中欧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和持续强劲增长。
新年火车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近日,中铁集团积极组织中欧列车运输,提前掌握中欧列车往返运行计划,做好计划,选择空车,配置集装箱货源。中铁上海、Xi安、成都等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保障进出口货物运输,了解企业客户对年货的备货需求和发货安排,促进中欧列车双向流通。国产花卉、水果等产品已经“走进”欧洲人的家中,德国肉类、啤酒、法国红酒、俄罗斯食用油等食品也摆上了中国人的餐桌,让一年的味道更加香浓。
实施港口扩容和效率提升项目。铁路部门大力实施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铁路重点港口扩能改造工程,增加到发线、更换线和装卸设施,有效提升中欧班列港口运输能力。满洲里口岸站充分利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加强与海关、货代公司的信息传递,提高中欧列车通关效率。二连国际口岸站紧紧抓住进出中欧列车持续增长、边检场应急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的有利时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科学规划货位,统筹安排人力、机械,动态调整集装箱堆码方式,提升中欧列车接发装车效率。自2014年以来,港口站已接收来自中国和欧洲的6000多辆列车。
继续深化国际多式联运合作。中铁集团组织召开七国铁路中欧列车运输组织营销专家工作组第三次视频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确保列车运输及时性,努力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有助于国际抗疫合作。铁路部门已将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纳入中欧列车重点保护范围,实行优先运输、优先装车、优先运输,实现快速装车、快速运输,打造中欧携手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疫情爆发以来,已向德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运送997.1万件、8万吨防疫物资。1月,浙江义乌开通今年首列中欧国际防疫物资专列,为波兰和欧洲国家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武汉吴家山站,干部职工们竭尽全力确保防疫和进出口运输
中欧列车组装中心加速发展。随着郑州、重庆、成都、Xi、乌鲁木齐五个中欧列车组装中心示范项目的加快建设,组装中心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逐渐凸显。今年以来,Xi至中欧的列车在2020年延续了良好的趋势,列车数量和运量持续增长。今年1月,开通了200列火车,运输了1.9万个标准箱,分别增长了79%和87%。郑州依托区位优势,发挥纽带作用,畅通中欧交通。目前郑州至中欧的列车包括9个目的站和6个出入境口岸,采集范围覆盖全国3/4,国内外合作伙伴5000余家。
中欧列车以其稳定、高效、覆盖面广、全天候、市场需求强等优势,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中铁集团将继续优化运输组织,发挥国内外协调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中欧列车运营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造福沿线国家、企业和人民,为构建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