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展,必须保证安全;越难越大胆。复工投产后,公司生产经营重回正轨,安全生产成为“两手抓”、“两手抓”的重点。
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业绩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如何取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优质发展,敢于承担责任,加强主体责任落实,牢牢把握安全底线。
敢于以新想法和新想法为基准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要求。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公司目前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足之处是从根本上分析出来的,即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没有真正得到整合、创造和应用。因此,要高瞻远瞩,认真总结和反思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具体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分析和判断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风险,做好风险分级管理和控制,把当前安全生产的“痛点”变成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转折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敢盯着老毛和老顽疾
许局长要求,2021年要重点解决“隐患重复治理”的问题,而不是像刚才那样前脚大整顿,后脚又出现了。常见的施工用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违章作业、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无法完全消除,说明一些单位和项目“以隐患为事故管理”的观念还不强,“预防为主”的方针还没有考虑进去。慢性病一定要对症下药。对于长期反复出现的安全问题,要重拳硬手,零容忍,做到全覆盖。强化“事故可以预防”的基本认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生产过程的分级监督检查和全方位控制,深入分析老问题、顽症的本质原因,发现不足,分清责任,找到根源,制定长效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有效提高整改有效性。
敢于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说不
安全生产从来不是敲鼓唱赞歌就能达到的。近年来,国内建筑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大多为责任事故。官僚主义如“思想巨人,行动侏儒”,“不到现在,不品尝第一线,遥控指挥,坐等报告”,形式主义如“执行隐患治理”,“出示安全检查”,是导致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各级管理者要意识到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有较强的监督和有效的整改,深入参与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工作面,确保责任落实。依托“一岗一单”责任制,加强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建设,明确每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创建“全员安全管理”、“人人安全管理”责任制。
上千篇文章,如果不落实,就是白条。公司各级管理者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坚强,要善于承担责任,要保持自己的“责任领域”,以保障优质发展的安全。(杨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