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新东)人们一直在期待鼠年和牛年。在鞭炮声中,除了一岁,春风温暖成屠苏,古诗中的年味从古至今,年味始终如一;每年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是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但受疫情影响,当地政府提倡就地过年,减少返乡人流。所以很多中国人选择在现场过年,在手机电脑上的视频“云”里和家人见面,这让今年的口味富含科技。和过去略有不同,但依然是和家人团聚的温暖。
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但仍有许多中高危地区,人员流动导致疫情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选择就地过年,是老百姓对疫情大局的大力支持。放弃小家庭为大家,放弃个人为集体,提倡集体利益的中国人明白,只有整个国家的发展继续向上,个人才能迎来更多向上的机会,才能变得富有。
对于现场过年的人来说,“这份安心是我的故乡”,停下来的是回家的脚步,不变的是对新年的期待。留下的是人的身体,留下的是人的思想。除夕,人们接受中国国家主席的新年祝福,吃完年夜饭后看春晚。即使回不了老家,现场也会有过年的味道,大家也不是一个人。这些温情、原创、仪式、收获感的背后,是中国人告别旧迎新时对向上生活的追求。每次往上走,都是在为向上的中国积蓄能量。对于留守儿童和无法与父母子女团聚的老人,地方政府有政策妥善照顾,让现场过年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有多少人在现场过年是无法准确统计的,但这个新年充满了个性化、生活化的细节,每个人都在一起度过了不一样的过年,勾画出了未来中国的图景。一个努力恢复的中国,一个稳定和平的中国,也会给被疫情改变的世界带来更多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