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肖培青赵玉佩本报米何苗苗
沂河穿山而来,清水缓缓流过“铁路小镇”。火车车厢旁,联排别墅前,村民们有说有笑,笑声中透露出他们的快乐和满足。
这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新南村。以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贫瘠海滩,火车就更不用说了。自从这里建立了“铁路小镇”后,沉寂了几千年的大山都活了,世代生活在荒山上的村民们都笑了。
新南村的变化是铁路扶贫的生动缩影。
栾川县位于伏牛山腹地,是中国铁路集团公司指定的援助县。自2012年结对援助以来,中铁集团在栾川共投入直接和间接资金7473万元,实施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98个援助项目,帮助63个村集体实现创收,惠及75404人。
栾川县素有“九山半水半田”之称。这里的土地贫瘠,但是风景很美。配对帮扶后,铁路部门将行业优势与当地旅游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打造“铁路小镇”,实施精准帮扶。两年来,铁路部门向新南村、王平村捐赠了2辆报废机车、9节车厢、部分旧轨枕、信号机等配套设施,帮助当地村民修建“铁路房”、火车餐车酒吧、铁路主题公园。如今,集住宿、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南村“铁路镇”已成为河南省特色旅游示范村。自2019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了10多万游客。
2020年,中铁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完善“铁路城镇”旅游中心、餐厅、民宿建设,搭建复兴列车模拟驾驶体验舱。在这里,游客可以真正体验到驾驶高速列车的乐趣。今年春节假期,新南村和王平村的“铁路小镇”每天接待3000名游客。
53岁的新南村村民郭海江见证了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变成“网络名人打卡之地”的全过程。“铁路镇”建成后,他告别了在外打工漂泊、回家打工的日子。每到假期,他的农家乐酒店都很难找到床位。“去年我赚了5万多。游客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红火。家家户户都赢得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郭海江说。
“铁路镇”工程直接使新南村、王平村52户贫困户脱贫,间接增加劳动者收入300余人,平均家庭收入2万多元。
2020年,铁路在栾川县实施23个援建项目,总投资2040万元,当年项目完成率100%,效益率84.62%。其中,13个工业项目帮助18个村集体创收89万元,帮助96个当地群众增收18.9万元。铁路为栾川县提供立体援助,除了工业,还在教育、医疗、消费等方面做出精准的努力。2020年,铁路部门协助建设了一栋教学楼、三个学生体育馆和一个电子教室,改善了五所小学的学校条件,惠及3956名学生;给部分乡镇卫生院分配了5台彩超和110张床位,捐赠的15辆救护车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修复了4个乡镇的66栋老房子,惠及796人;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65户居民用水问题。
外面的游客涌了进来,山上的“礼物”也出去了。2020年,铁路部门将继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免费提供站车广告资源和行业全媒体平台资源,推广栾川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为栾川县节约推广资金1600多万元。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他们先后举行了农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