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通郑州局集团公司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1日,因风筝等异物导致高铁接触网悬空的事故多达15起,其中8列高铁晚点。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随着春天在全国各地跑步,人们户外活动的意愿增加了。春天三月是放风筝的好时机。而且放风筝对身心健康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户外活动。然而,普通人喜欢放风筝,但他们不小心。看似不起眼的风筝,很有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铁路的架空接触线及其连接部位都负载有27.5 kV的高压。风筝一旦接触到架空接触线,电源线就会被切断,导致沿线列车紧急制动延误甚至停车。放风筝的人也可能遭受高压电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做好对不知道做什么的人的宣传引导工作。铁路等有关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铁路沿线的检查力度,在铁路沿线密集区域的树木上设置警示标志,在铁路沿线的社区和学校开展铁路安全进校活动,让大家都知道,让广大群众自觉遵守铁路法规。同时依托科技赋能,采用无人机喷火、北斗遥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确保路网交通安全。
另一方面,要做好惩罚知行者的工作。放风筝作为一项集体活动,一旦出现“牵羊”的情况,很多人往往会套用同样的效果,抱着“法律不怪大众”的原则死活不肯守法。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500m范围内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违反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归根结底,对法律是没有恐惧的。因此,作为执法者,公安部门应该加强执法和处罚,除了对违法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外,还可以通过对比高铁上逃票和吸烟的方式,将其列入铁路不值得信任人员名单,让违法者付出更高的代价,切实提高大家对法律法规的敬畏程度。
“放风筝”是一件休闲娱乐的有趣事情。不要让“无辜”的风筝成为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阻碍人们舒适安全出行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