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不能让“雷锋”死在我们这一代

作者: 2021-03-06 浏览:

3月3日,网上出现了一个视频:四川攀枝花,一个老人抽搐着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路人都不敢上前扶他。虽然官方声明后来辟谣,实际上老人倒地后,有人向附近值班民警求助,和民警一起扶老人起来,但也在评论区引发热议。

老人摔倒时,你能帮助他吗?从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来说,是应该支持的;从雷锋精神来说,谁愿意帮助别人,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但是现在老年人摔倒不敢扶的现象越来越多。是社会美德的缺失还是个人素质的退化?都不是。与其说这是道德问题,不如说是社会制度建设问题。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的“彭宇案”,首先引起了人们对是否救助的讨论。当26岁的彭宇看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上时,她急忙跑过去帮助她,把她送到医院,并支付了一些医疗费。没想到,老太太执意要彭宇把她撞倒,起诉要求赔偿。次年,彭宇一审败诉,双方和解并撤回诉讼。事后,彭宇承认与老太太发生了碰撞。但是,并不是这个结果引起了大众的激烈反应,而是法官说的一句话:“你没打中,为什么要帮?”

“你没有击中它。你为什么要帮忙?”在一个应该注重证据和法理的法庭上,南京的一位法官用这样荒谬的逻辑来评判当事人的过失,这是使“彭宇案”成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教材”的关键。“你帮就是你打”的认罪逻辑也让广大民众期待“帮忙”。可以说,司法机关对此案的处理并不严格,导致了一起普通技能的民事纠纷演变成典型的“好人受委屈”的故事,引起了公众的误解,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彭宇案”的影响只是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的思考,大多数人还是坚信善良还是会有回报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赡养老人却被勒索的案例,使得人们的答案越来越模糊。前不久,河南新郑一位老人骑自行车逆行摔倒。他被一个路过的少年接走送到医院,并支付了医药费。警方到达现场调查后,出具了责任证明,认定帮助少年对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即使警察来劝,老人也不肯把少年们交的医药费全部退掉,还说良心可以过去:“如果没有责任,他也不会带我去医院。他不善良,他是因为(和意外)有关系。”帮助人的年轻人之所以被帮助,是因为他们从小接受了正确的教育,懂得尊老爱幼,懂得助人为乐,有一颗纯洁的心。但经过这件事,这个年轻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肯定受到很大影响。未来,倒下的老人能不能帮忙,或者其他有困难的人能不能帮忙,可能在这一刻产生了不同的答案。可以说这次难忘的经历改变了年轻人精神成长的轨迹,颠覆了三观,很有可能毁掉一个好孩子。

对给予帮助的好人缺乏保护只是“不敢帮助”现象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敲诈勒索仍然缺乏有效的惩罚。摔勒索的老人绝大多数年纪大,行动不便。到了这个年纪,看守所都不敢收,刑事拘留还不够严重。但是,列入诚信黑名单、扣除退休福利等惩戒措施效果有限。一方面,一般老人名下财产少,贷款和高消费需求几乎为零,能有退休金的人更少。这样一来,被勒索的老人最多受到批评、教育和社会的谴责,而被勒索的人则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试图解释和清理,甚至还要自己掏钱平息事端,以消除影响。

总之,倒下的老人不敢帮忙,不是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是对快乐善良的好人缺乏有力的保护,对极少数破坏社会风气的老人缺乏有利的惩戒措施。大胆自信地帮助跌倒的老人,不仅是我们法制社会建设的任务,也是我们道德建设的任务。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我们向年轻一代学习雷锋、做好事、弘扬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的日子。也许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违背传统美德的现象,但弘扬和继承美德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许目前的社会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但个人道德体系的建设一定不能缺席。无论我们经历过怎样的负面事件,都不应该让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消失,让雷锋在我们这一代“死去”。只有做正确的事,批判错误的现象,向雷锋学习,我们的社会才能越来越美好!

(王芬)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