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导师帮带制”让年轻干部的成长进入“快车道”

作者: 2021-03-13 浏览:

河南省濮阳市是中央组织部在全国12个试点城市之一,全市6个县(区)32个乡镇的410个村尝试以“导师负责制”为试点,努力提高帮工的政治能力、党建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发展促进能力和乡村治理能力。3月10日上午,全市农村干部“导师制”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3月10日,富阳网)

“导师帮带”以结对为纽带,言传身教,行传身教,引领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能够增强年轻干部面对基层困难复杂环境的旺盛训练,提高他们应对农村复杂形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农村振兴人才的活力。

“导师主导制”大大提高了年轻干部的成长速度。让“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安排老干部重点培养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关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执行能力,要干事做事。”“七种能力”和“传道授业解惑”,系统把握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科学搭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阶梯,精准育苗,全面加强青年干部的思想提炼、政治体验、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弥补其能力上的“短板”、知识上的“空白”和经验上的“盲区”,使青年干部成长更加准确、及时。浙江省安吉县尚书乡刘家塘村设立“教师讲堂”。一群导师面对面交谈,手把手教,互相传授自己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年轻干部在学习和学习中努力,逐渐成长为群众工作的好帮手,如“村里狗不叫”、“群众问不出问题”,使年轻干部的成长进入“快车道”。

“不如用它做十遍。”要保证帮助效果,一方面导师要把现场当教室,面授,牵手;另一方面,开展“一对一”后续培训,带着年轻干部去村里,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让年轻干部参加两个村委会的干部会议,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能力;领导年轻干部外出考察先进村,开阔发展思路和视野等。可以帮助和教导北洋脚踏实地,年轻干部可以学得越来越好。

“天下难,必有易;天下大事,必有细作”。很多基层工作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如果年轻干部的方法不对,很容易“完全丢人”。要做好青年干部的良师益友,必须引导青年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多看多做多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堤坝,打开群众之家,走访群众之家。看一看,实地走访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烦恼和担忧。通过努力和勇气,

“导师制度”是团结干部共同努力,密切干群关系,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优化基层服务,做好群众工作的好办法。因此,要加大推进制度护航的力度,充分发挥导师的“指挥棒”作用,为农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陈君如)

THE END

相关资讯

深汕场平项目二标主体工程竣工交付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提高防诈意识 守护财产安全】
再见了!为中国铁路付出百余年间的“小车站”——棠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