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本报刘
初春,中铁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漳州机务段K651火车站生机勃勃。
早在2011年11月开业,K651线环境艰苦,杂草不透胸,蚊子飞得到处都是;夏夜在户外站了半个小时,胳膊被包蛰了。当时员工宿舍和食堂还没建好,大家都在附近的村子里租的。午夜后在建的K651线所所长郑瑞华在值班室睡觉,下班的工人在村里做饭送饭。
后来,李端努力改善这条困难线的生产生活条件,修建职工宿舍和食堂,并配备冰箱等家用电器和健身器材,从而留住了职工的心。
“我们必须想办法‘去苦’,努力把贫瘠的土地变成‘郭华山’。”郑瑞华带领工作人员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他们买了镰刀和铲子,砍倒杂草,用扁担挑着,用手推车推着,用摩托车运过来清理建筑垃圾,然后松土施肥,种植水果和蔬菜。没想到这里白蚁这么多,水果蔬菜刚发芽就被吃光了。
“村民的水果蔬菜怎么长得好?”工人们去学经,发现村民家的菜地都覆盖着蘑菇土,是种蘑菇时清理出来的废土。这土是很好的有机肥,不招白蚁。于是,工人们买了蘑菇土,铺在菜地里。很快,第一批红薯、木瓜、辣椒存活下来。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工人们已经成为种植的主人,无花果、百香果、柚子、空心菜、西红柿等果蔬正在愉快地生长。工人们还给当地村民送水果和蔬菜,下班时带家人去摘。
我们还不断优化种植品种,种植金线莲、虎威伦等作物,生活越滋润,工作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