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复兴号”擦亮“中国高铁”名片

作者: 2021-03-29 浏览: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钢铁科学研究院整体技术与核心系统研发团队的R&D成果历时5年,从此有了响亮的名字——“复兴”。

以复兴为代表的中国高铁,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最美的。2012年,在中铁集团的领导下,钢铁技术研究所率先加入30多家单位,组成联合创新团队,全面启动了复兴的研发。

R&D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总体技术条件,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团队深入站段一线调研,收集各种需求建议和数据信息,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分析、碰撞、整合、总结,最终完成了复兴的设计蓝图。复星原型车研制成功后,在联调试验中必须经受比正常运行更复杂、更严峻的考验。在两年60多万公里的反复试验中,福星的技术指标和优化方案得到了充分验证,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时速420公里的交会,实验研究水平领先世界。

现在,从160 km/h到350 km/h,所有系列的“复兴”奔驰都为世界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到2020年12月,福星已经安全高质量跑了8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冠肺炎疫情对旅客出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个人对更美好旅行的期望并没有改变,铁路科技创新的步伐也无法放缓。根据中铁集团的部署,借助信息研发平台、互联网远程办公等科技手段,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在线协同工作,高效推进“复兴”系列动车组核心系统研发。

自2020年第二季度恢复生产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恢复,铁路交通大动脉开始加速。我们奋力追赶项目进度,如期完成了以250 km/h速度开发“复兴”核心系统的任务,为“复兴”系列增添新成员做出了贡献。自主研发的熊静智能动车组部分核心系统成功加载并稳定运行,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如今,“复兴”不仅成为中国高铁运营的主流模式,也开始走出国门,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先锋。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铁路科技研发中,我们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让“中国高铁”这张名片更加闪亮。(连运起)

THE END

相关资讯

深汕场平项目二标主体工程竣工交付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提高防诈意识 守护财产安全】
再见了!为中国铁路付出百余年间的“小车站”——棠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