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14时许,河南财税学院经过近8个小时的连续运营,成功完成了K8 079~K8 460左侧路基水稳层的铺设,也标志着大桥水稳层的铺设完成,为大桥的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大桥的“三牛”最后一只“牛”如期到达,“三牛”聚集在一起,通车。
“一头牛”,“调整顺序”
3月13日17时23分,随着牌匾被4台启闭机吊到位,顺平跨海大桥最后一块牌匾顺利升起,“顺平”二字就像冉冉冉冉升起的烈日,高高悬挂在空中。
主桥牌匾设置在条顺跨海大桥门户主塔的两个支腿之间。主桥牌匾为框架结构,分为四个加工部分,均由后院加工。桥面运至现场后,采用型钢架设拼装平台进行拼装,长35.7米,宽1.54米,高13.048米。一块牌匾重约182吨。牌匾上有钢板和骨架焊接而成的印章体“条顺”。
众所周知,主桥的牌匾安装有很多难点,如大吨位吊装、施工风险大、牌匾主梁节段对接组装、加工精度高、牌匾高空对位施工、风险大等。面对困难,项目部主动制定专项计划。例如:为了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针对“制造前”、“制造中”、“制造后”三个阶段制定并严格执行了相应的焊接工艺,针对产品的“制造前”阶段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审查,以确保产品的预期焊接质量可靠;对焊接材料进行严格的复验,确保原材料的可靠性;根据产品的“制造”阶段,制定焊接原则要求,以及单元零件、产品试板等结构的焊接要求;根据产品的“后制造”阶段,制定了焊缝检验和焊缝缺陷修复的具体要求。最后,施工安全、有序、优质,牌匾推广顺利、高效。
《两头牛》和《红门》现在
3月22日,湛江湾悄然出现了两个“红门”。到那一天,跳顺跨海大桥的主塔除了塔吊一侧已经粉刷完毕。
条顺跨海大桥主塔高142米,采用以传统“中国红”为主色调的门式结构。面漆设计为丙烯酸聚硅氧烷面漆,涂层保护体系采用环氧封闭漆环氧厚浆漆丙烯酸聚硅氧烷面漆体系。主塔结构油漆采用电动吊篮法,必要时采用25T吊车或蜘蛛侠进行局部施工。同时,为了便于吊篮作业,一个塔柱作业区分为6个施工区和30个施工段。
为了加快防腐涂料的施工进度,按期高质量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抓住有利季节完成涂装任务。项目部采用科学的方法,精心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动态网络管理,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计划进度和劳动力、机械材料的供应。同时,涂装施工方法采用流水作业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的特点,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三牛”和“长龙”成为
条顺跨海大桥一期工程全长9.36公里,其中路基段长4.34公里。主路基是整体路基。按照六车道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覆盖整个工程的路基施工段。俯瞰着即将建成的大桥,就像一个长长的队列横卧在湛江湾。
清明时节雨水很多。为了抓住近期好天气的有利时机,避免即将到来的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保证最后一段水稳层的顺利铺设。项目部应合理组织设备和材料进场,确保有序摊铺和一次成型,同时向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试验、安全、机械操作等交底。并向个人再次说明控制点和注意事项,使各级施工人员能清楚地掌握各工程部位和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要求,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水稳性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试验等环节,全程收集所有实验数据,确保每道工序、每一部分、整个工程最终达到优质工程。
条顺跨海大桥作为湛江“一湾两岸”的重要连接载体,以“天气好,湛江红门”为主题,集交通要道和海湾景观于一体。建成的“湛江红门”,既是湛江历史的大门,也是湛江未来、希望、和谐的大门。它将成为湛江湾一座堪称“实力与绝代华丽”的标志性桥梁。今天,条顺跨海大桥“三牛”欢聚一堂,通车纪念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