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院“你好,泾河紧缩集团,在泾河站,进行二级维护,入网命令号51645”。说这些话的人,手里并没有闲着,拿着一本满是皱纹的手簿,不断的回忆着。当被问到他的行为时,他说:“这是我保持多年的习惯。虽然很多东西我不需要记,但是我还是会记的。听到这些话,我肃然起敬。是的,无论大小,我都应该在工作中保持这样的责任感。
小账本的主人王国印,是泾河线大桥车间泾河队的工头。自担任泾河工区工长以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说话。业余时间,他带领大家学习规章制度和专业知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泾河团队管辖两条线路,蓝欣线和京环线。线路设备复杂,点多面广,但他无惧无怨,和队员一起流汗。泾河站是通往霍尔果斯港和阿拉山口港的中转站,列车通过量大,疾病多,每一次维修建设的机会都非常宝贵。"为了充分利用每一个天窗,有必要做得更多."每次天窗操作前,王师傅都会这样告诉大家。他说了这话,也照做了。
天窗启动后,他总是带头,让队员们各司其职,从容指挥。认真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质量。我记得有一次,滑动床板和保温胶合板没有正确更换,更换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他立刻挽起袖子,蹲在地上,把它们换掉。他还给新来的大学生做了重点讲解。作业完成后,他总是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查,热爱自己真实的工作性格,从不遗漏任何细节。
3月25日,在泾河站下游2340km 182m至2340km 824m处完成了缺陷清除和更换钢轨的工作后,他将在手册中记下今天的工作量、新出现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人员的亮点,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我相信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泾河的路线,”他自豪地说。说这些话的时候,大家都点头赞同。来到泾河队后,过了戈壁,过了河,进了第一线,呆在工区,那里有桥梁、涵洞、病害多发区,在那里他了解得很清楚,作为线路知识渊博的人生活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王国印。他将是第一个研究新机器和设备的人。这里需要定期保养。如果你用的时候需要小心,他会记下来。你睡觉的床总会放满供线路工人使用的专业书籍和笔记本。
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有说服力的领导,专业水平高,能力强;在朋友的眼里,他是一个机智、幽默、热情的老男孩;在学徒眼里,他是一个关心学徒成长,愿意把一切都给别人,对别人很好的好老师。
工作区有很多内地的大学生,都是他的徒弟。因为疫情,他们过年回不了家。王师傅一个个去了解情况,和大学生们聊了聊,用自己的经历安慰他们。“你以工作区为家,放松一点,过年了,我们在工作区摆个桌子。”讲到这里,大家都笑了。再次了解情况后,王师傅把每个人的需求都写在本子上,不留一个人。“我会在我能力范围内为大家做好。”一个诺言落在了王国印的心头。
作为一个劳动者,他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素质,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加强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能力,在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同时,他也让整个团队变得越来越有凝聚力、专业和安全意识。他的所有努力和汗水带来了无数的成就,他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赏。(王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