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者侯本刊记者
“去年,木耳能卖28元一斤。今年几乎每斤都能卖到30元。销售是开放的,这种真菌是非卖品。”4月21日,黑龙江省伊春市林峰县新青镇北沟林场大木耳种植户许与列车员常石涛算了一笔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五年前,许梁文还是林场的贫困户之一。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场开始封山育林,木材加工业务流失。作为一名林场职工,许的收入一落千丈,老人不得不赡养他,他的孩子上了大学。许梁文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生活捉襟见肘。
然而,天然林保护工程使森林茂密,真菌、蘑菇等山货日益丰富。许和许多同伴开始进山收集榛蘑和木耳等山货,然后乘火车出去卖。从吴以岭到伊春只有一列6968/6967的火车,已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153公里外,最低票价只要1元。这列火车也成了沿线人民的“公共汽车”,许和他的山货也跟着这列火车出了山。
49岁的火车售票员常世涛在这列火车上工作了17年,对车上所有乘客都很熟悉。每年四月,车上都会有更多的捡山人。他们会在公交车上开一个很大的行李存放处,准备钳子、铁丝等工具,为挑山人提供方便。
只是近几年采山人越来越多,山货积压很多,但是销售打不开。许梁文和挑山的人出门都带着大包,回来也经常带着大包。“有时我看到他们在车里看起来很难过,我们也很焦虑。”常世涛说。
想办法帮助老乡。牡丹江客运段成都队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在列车上成立了“吴以岭线便民帮扶小组”,在列车车厢上设立了购买山货的信息板。空乘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伊春、佳木斯的土特产公司、旅游公司、集贸市场、餐厅,找到好的市场,然后把电话记在信息板上,让挑山人自己联系买家。
常世涛在参观时也了解到,在山里用手采摘是很难达到规模的。他鼓励大家尝试木耳栽培。去年,他给徐买了黑木耳栽培的书。徐栽培的10000袋木耳,生产木耳干500多公斤,销售20000多元。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已经能够过上好日子了。首先感谢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好政策,让小兴安岭的山绿了,唐王河的水绿了。然后感谢林区的‘慢车’,把我们的特产拉出大山。换取真正的‘金山银山’。许说,今年他要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依靠这种“慢车”,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林下经济。近年来,仅林峰县黑木耳种植规模就达到年产近400万袋,年产值1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