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火车时遇到的最特别的乘客是什么?最近,在四川攀枝花的一列火车上,网上放映了猪和羊成群行走的照片。很多网友说“第一次看到这张图”,“太可爱了”,“这是世界上的烟火”.(4月22日,报纸)
这列满载烟花的列车,是从濮雄到攀枝花南的5633/5634扶贫“慢车”。它穿越大凉山彝族地区,途经27个车站,乘客多为彝族游客和沿线工人。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山峦挺拔,地形险峻复杂,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这样陡峭的地形不仅阻碍了周围人外出的步伐,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交通必须先行;民生改善,交通畅通。5633/5634扶贫“慢车”承载着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不停地跑着。
首先,票价很低,奖金很实惠。“慢车”最高票价26.5元,最低票价2元,多年未变;乘客带上飞机的牲畜,小数量一般不收费,大数量只需要象征性补一张二三十元的票。这种接近“白菜价”的收费标准,无疑是对一路上低收入人群最真实、最温暖的流量加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出山脱贫的信心。
其次,公交车换卡车,方便在路上。为了满足当地老乡的需求,扶贫“慢车”专门设置了家禽家畜行李厢。上车后,猪、羊等牲畜会被赶到专用车厢,将人与动物隔开;部分客车也做了改装,两端两尾去掉了一排座位,腾出足够的空间,方便父老乡亲堆货;此外,在保证列车安全的情况下,列车也适度开放交易,允许在公平原则下进行农副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对于沿线群众来说,“慢车”不仅仅是一种出山的交通工具,更是他们脱贫致富、幸福生活的“富车”和“便车”。
坐“慢车”发财。公益“慢车”的运行,体现了铁路帮助扶贫攻坚的责任和义务,为广大低收入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有力的保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只要群众有需求,充满亲民情怀的“慢车”就会继续跑下去,“人民铁路为民”的初心,“小康之路上不下一人”的庄严承诺就会以实际行动兑现。(徐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