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绿皮火车缓缓驶过,绕过群山和森林,穿过群山。它的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载着走亲访友的乘客,载着带牲畜和农产品到市场卖货的村民,载着读书的学生。这些速度慢、设施旧、票价低的“慢车”,比起快速行驶的高铁,看似落后,实则承载着很多人的生计和梦想,成为他们的“希望之路”。
人们称这些慢车为“小慢车”。一旦堵车,好东西就堵在山里,当地经济发展困难。50年前,成昆铁路通车,将封闭的土地与外界连接起来。“小慢车”的低廉票价帮助他们解决了生计问题。不同季节的产品、农作物、家禽,可以出山,换取面粉、植物油等日用品,改变对未来的希望。为了方便群众,车厢经过特殊改装,每节车厢两端去掉两排座位,用于堆放行李和货物。火车上还有专门运送牲畜和大件行李的车,免费为群众运送牲畜。多亏了“小火车”,当地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做生意。村民们不仅不愁吃喝,还爱美,穿着越来越时尚。在这条铁路线上,《小慢车》见证了无数家庭越来越好。
“慢车”也是沿途很多学生上学的“校车”。虽然速度慢,跑的时间长,但是公交车上的时间不会浪费,孩子会在公交车上学习知识。为了让孩子们在火车上更好地学习,在火车上设置了阅读和学习的车厢。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武器,交通不便是影响偏远山区儿童教育的主要障碍之一。走遍全国的“地方小火车”,把助学放在了重要位置,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读书的大门。
“慢车”对沿线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亏损,铁路部门一直坚持运营列车,共投入5.8亿元对列车进行升级改造。自2017年以来,覆盖21个省的81对公益“慢车”已停靠530个车站,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始终执行1995年国家批准的一般客货运价,25年不涨价,远低于公路票价水平,为的是让不涨价的“小慢车”温暖沿线人民的心,驶入他们的心里。
听着,火车上的歌声和笑声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火车满载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驶出大山,驶向梦想的终点!
(海口综合维修科海口综合维修车间王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