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高铁站建设最深的“眼睛”

作者: 2021-04-29 浏览:

赵妮娜范徐人杰

测量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建设的“眼睛”。倪派,33岁,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测量技术员,是京张高铁新八达岭隧道等20余项重点工程的“眼睛”。

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专业精神,倪派获得了全国交通技术专家、中央企业技术专家、贵州省劳动模范、机车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11年大学毕业的倪派,一直行走在无人居住的丛林、无路的大山和大山腹地的山洞里.

2016年,成黔铁路御景山隧道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厅,轰隆一声。项目部采用无人机和摄像头悬挂进行检测,但测量结果不理想。倪派带领技术人员把绞车下到55米的位置,向流水方向摸索,终于到了120多米深的洞底。

为了尽快确定洞穴大小与施工路线的关系,倪派和他的同事经常在8点进入洞穴,18点左右从洞穴底部上来。他们在半个月内观测了数万个测点的坐标,准确地勘测了溶洞和地下河的方向和长度。所提供的勘探数据成为快速确定御景山隧道溶洞处理方案和后期快速施工的依据,有力地推动了御景山隧道溶洞的快速施工。

2017年4月,倪派调任京张高铁三标项目部,担任副总工程师,参与新八达岭隧道的施工。

新八达岭隧道穿越八达岭长城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和青龙大桥站等文物古迹。为了保护文物和遗址,倪派在施工前与高校团队一起进行了爆破数值模拟研究,在施工过程中精确控制爆破,并实时调整施工方案。

八达岭长城站最大埋深102米,是中国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复杂隧道群结构的施工也增加了测量的难度。

在京张高铁施工现场,以倪派命名的“倪派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何及其团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省部级优秀QC成果3项,完成“五斜成果”4项,发表多篇论文和著作。倪派主要参与的《新建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长城站爆破开挖微损伤及降振技术研究》获得中国爆破工业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倪牌北为自己在高铁最深地下车站建设中的创新经验而自豪。

THE END

相关资讯

深汕场平项目二标主体工程竣工交付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提高防诈意识 守护财产安全】
再见了!为中国铁路付出百余年间的“小车站”——棠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