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黄琦
走进萍乡站“国门站党旗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展厅,一张放在党建领导盘玻璃柜里的发黄的旧报纸映入眼帘。日期是1955年3月3日《解放日报》。1955年3月1日,广西凭祥至越南河内的铁路正式贯通。同年5月25日,中越铁路代表在北京签署《中越铁路联运协定》、《中越国境铁路协定》,8月1日开始办理国际客货联运。萍乡站作为国际多式联运站,见证了中越国际铁路在修建、拆除、改建、停运和重新开放后的历程。几经沉浮,充满坎坷和传奇,记录了不同的时代和历史背景。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支持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国政府果断作出决定,在物资和军事上给予无偿援助。为了确保中越国际铁路的安全和畅通,几代铁路人站在这里,奉献自己,见证和书写中越国际港口的辉煌岁月。
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这条国际铁路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新纽带。现在,这条铁路在离开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后,可以一路南下穿越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不仅在中越“两廊一圈”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这个《解放日报》对于萍乡站的‘国门站党旗红’工程意义重大,提醒我们国门站的安全不是小事。”萍乡站党委书记石建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