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魏
近日,由四川省文化旅游厅、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员会、成都、遂宁、乐山、泸州等20家机构发起的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正式成立,意味着川渝文化旅游体系推广领域的资源、平台、渠道进一步整合。
铁路作为连接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重要纽带,在发展文化旅游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国以来,从成渝铁路开始,轨道缩短了成渝之间的时空距离。
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成渝实现10小时直达列车;2009年7月,成遂渝线将成渝间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2015年12月,成渝高铁正式通车,成渝单向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至88分钟。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升级提速复兴动车组,成为四川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渝单程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至62分钟,成渝正式进入一小时交通圈。
在这一机遇下,中铁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提高成渝高铁客运质量的措施,包括“四大客车”、——产品、车票、乘车及服务、“安静车”试点、车票制度创新等,并在乘车方式、交通一体化、乘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热心的服务改革。
成渝的速度已经不是以前了。铿锵的车轮声背后,是铁路人的奋斗史,是沿线千变万化的经济发展,是人民生活的变化。从去年12月24日到今年5月19日,成渝高铁复兴动车组共运送旅客383万人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带动下,铁路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人民良好出行方面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依托铁路,一个又一个“网络名人打卡点”丰富了成渝市民的休闲生活,泡一杯茶,吃个火锅,看一次大熊猫.铁路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呈现出各自独特的景观。
“以前在网上看到‘复兴路口大厦’的照片,一直想体验一下。”在与重庆沙坪坝站相连的商业中心楼上,陆先生兴奋地拿起手机拍下了正在经过该站的复兴路。
随着复兴号在沙坪坝和成都东之间运行,在沙坪坝站上建设的商务区TOD以“3D”的形式诞生,成为重庆“网络名人打卡之地”。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成都。大熊猫作为四川旅游的美丽名片,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高铁让重庆市民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大熊猫。最近,除了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游客们还有一个“打卡”的好地方。在成广铁路李堆公园站外,雕塑“自拍大熊猫”长26米,宽12米,高11米,重130吨。它就像一只巨大的“可爱宠物”,跷着二郎腿躺在草坪上,手里拿着自拍杆拍着自己的脸,非常可爱,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
“用无人机在高空拍摄‘自拍大熊猫’的全貌,可以感受到它的萌动。”吴先生,家住都江堰,摄影爱好者。这个“熊猫”让他“爱不释手”,专程去体验。
从70公里/小时到200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350公里/小时.铁路搭建桥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开辟成渝经济文化交流新通道,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