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今年5月,长三角铁路共发送旅客6598.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加132.7万人次,同比增长2%,日均发送旅客212.9万人次,占全国铁路客运量的22.9%。这也是新冠肺炎爆发以来,长三角铁路月度客运量首次实现正增长。(6月1日人民网)
客运量的积极增长首次体现了适当的防疫措施,加快了经济复苏,公众对铁路服务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认可,是铁路网不断延伸和铁路运输能力合理配置的结果。
客服正增长是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体现,适当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客服正增长的基本保证。现在国外疫情难以控制,国内疫情总体稳定,但偶尔有零星病例。因此,公共场所疫情防控输不起。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在黑暗中得到“保护”,主要车站有定期消毒的华铁旅行服、免费口罩和洗手消毒液。还有进出车站、刷脸进站时的红外测温装置,还有电子票……有了“高科技”的加持,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铁路部门采取的各种措施,让广大旅客走得安心、安心,也让更多的人选择了铁路出行。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客运量能够稳步增长,是国内流通顺畅、国内经济繁荣的体现。客运量的稳步增长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加速复苏。
随着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网络的逐步形成,铁路部门不断提高的运力上限是客运量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去年疫情刚好转的时候,铁路建设工地如火如荼,与各客运站的“空门”形成了鲜明对比。为确保新线顺利开通,铁路部门抓好防疫和生产,在确保防疫和控制的前提下,提前复工复产,全面推进铁路建设。随着沪苏铁、高铁、河安高铁等新线相继开通,到2020年底,铁路里程已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3.91万公里。有了这些基础,铁路客运量有了上升的条件,那些在疫情期间坚持奋战在第一线的铁路建设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合时代热点,特殊的旅游列车和温馨的客运服务是人们选择铁路旅行的原因。5月18日,上海——夷陵首列搭载400余名上海旅客的旅游列车顺利启动;5月21日,200多名乘客在杭州乘坐专列出发前往潜山。还有一辆熊猫专列前段时间在网上被“炒”了.铁路部门响应广大旅客需求,合理配置运力,深度挖掘潜力,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步实践,也是铁路服务质量的又一次提升。
初夏和五月,祖国生机勃勃,无数人怀着美好的期望坐火车去各个地方旅行。相信在铁路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大家都能有一个舒适的旅程。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线路的开通,我们可以走得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