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君
复兴列车运行在广东北部。何强剑
韶关南华寺。何强剑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粤北两座山地城市清远和韶关,已经步入高铁时代。乘坐京广高铁去粤北旅游已经成为很多旅客的选择。过去由于山路不便,“养在内室,无人认识她”的粤北美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高铁伴随着游客
粤北长期受交通限制,经济发展缓慢。但随着高铁的开通,清远、韶关等地由边缘地区变为珠三角与华中省市的中间点,区位优势凸显。清远走高铁后,迎来了重大旅游项目——长隆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落地。2009年开站之初,韶关站只有28趟列车运行。现在,从韶关站出发的列车可以到达94个城市,该站每天发送近1万名乘客,每天最多1.6万名乘客,实现12年增长10倍。2008年高铁开通前,韶关旅游总收入52.6亿元;到2019年,旅游总收入将达到512亿元。
韶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何盛岳表示:“韶关正在依托高铁站,在高铁站内建设长途汽车客运站和公交终点站,开通韶关站至丹霞山和南华寺的旅游线路,使韶关站成为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交通综合体,使游客出行更加便捷。”
在一个很深的家庭里长大的人首先互相认识。
粤北岩溶地貌发育。山河酷似桂林山水,京广高铁贯穿其间,犹如穿行在一幅中国山水之间。其中有壮丽的山河,也有丰富的历史。
韶关素有广东省北门之称,是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岭南名县”的美誉。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霞山、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禅法”的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遗址、石霞遗址、狮子山、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官古道和中原人迁居岭南的重要聚集地诸暨巷。清远被誉为港澳台和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山川交汇,孕育出雄伟险峻的山川和峡谷,苍松大海般的原始森林,纯净的湖泊和温泉。值得一提的是,清远温泉资源特别丰富,种类繁多,质量上乘,被誉为“中国温泉城”。清新温暖的矿泉旅游胜地,聚龙湾温泉、银湛温泉闻名遐迩。
更难得的是,由于粤北气温较低,广东出现了罕见的“冬天”景象。每年秋冬,难得温泉暖场,南雄银杏争黄。所以在秋冬季节,坐高铁去粤北过冬,泡温泉,逛名寺,赏黄叶,甚至做副食,都成为广东旅游业的新时尚。
生态旅游更有前景
多年前,在京广高铁建成通车的背景下,广东省制定了《粤北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根据粤北旅游资源特点、资源空间组合、区位和交通条件,结合旅游市场需求,以“名山、温泉、风情、佛韵”为主线,整合粤北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功能的合理分工。
去年广东省政府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将打造“一核两带三廊五区”旅游布局,深化泛珠三角“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基地”创建,
位于韶关市石平镇,是广东省八大风景名胜之一。因为山脊西北部有巨大的石头,看起来像一只向北看的公鸡。四、绝壁、朱壁雄伟险峻,山高耸、巨石高耸、洞窟幽深,险峻秀丽,深似盆景。
南华寺
位于韶关市曲江区草溪畔,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发扬“南禅法”,被列为六祖道场的地方。南华寺占地12000多平方米,由草溪门、释水池、林宝门、赵玲塔、流祖寺等建筑组成。1983年,南华寺首次被国务院指定为汉族地区国家重点佛寺,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霞山
位于粤北仁化县城南9公里处,以“奇、险、美”著称。整座山都是红色砂砾岩,得名于“色似丹,却明艳”。丹霞山以赤壁丫蛋为特征,地质学家以丹霞山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类型最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丹霞山有很多名胜古迹,包括别川寺、金石岩、海天门、逸仙殿等景点,还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和碑刻。
费霞山
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是广东八大名山之一,道教第十九福地。主要有五大特色:一古、二英雄、三大、四奇、五游。这里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山川河流,深谷森林,空气清新,是一个探索古代、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费霞山是一个天然氧吧,一个美丽迷人的森林公园,构成了“一水入海,
两山高入云”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