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来自“一带一路”的中欧列车

作者: 2021-06-07 浏览: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周边国家不断参与讨论合作计划,搭建合作平台,分享合作成果。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报道,面对集装箱短缺、高成本和海运延误,中国制造商正在寻求通过陆路出口货物。除了运输效率之外,欧洲国家订单的增加和“一带一路”倡议下货运路线的增加也促进了中欧之间货运量的大幅增长。

美国《华尔街日报》引用业内人士的观点称,近年来中国重新启动了经由中亚连接中欧的铁路货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客户看到了铁路服务相对于海运和空运的可靠性,并相信他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中欧列车。

2000多年来,亚欧东西两端保持着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人员往来。陆路交通长期以来在中欧货物、文化和人员的双向交流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陆路运输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布局更加完善,对深化亚欧各地区的全面联系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中欧陆路运输模式更加多样化和均衡化。中欧陆地联系距离远、面积广,覆盖许多国家和地区。中欧铁路、公路、跨国油气管道等运输方式共同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陆路运输网络布局,连接更加便捷。

自开通以来,中欧列车连接了中国和欧洲大陆,并大力承接海运和空运货物。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仅2020年一年就开通列车12400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万列”大关,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

中欧列车的快速发展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第一,中欧列车的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优惠。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火车运输时间只有海运的1/3,而运输成本只有空运的1/6到1/8。二是中欧列车实现正常运行,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稳定优势。随着亚欧铁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通关标准的协调性和便捷性,以及列车间融合的加快,中欧列车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欧贸易总额达到5860亿欧元,同比增长4.5%,中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欧列车的稳定运行。目前,虽然中欧之间的货物运输大部分仍然依赖海上运输,但中欧之间的陆路运输系统在全球经贸合作中发挥着动力源和稳定器的作用。

凭借安全、快捷、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完善网络电缆布局,推进市场化发展,配合亚欧公路网的延伸升级,中欧陆路运输系统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条陆路将成为动能更强、运行更顺畅、连接更高效、联系更紧密、服务更便捷的主要国际经贸线路。它将进一步加强中欧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桥梁,成为全天候维护全球供应链、物质链和价值链安全运行的黄金路线,帮助世界经济复苏。

中欧列车帮助“一带一路”,为中国的发展铺平了广阔的道路。(向敏静)

THE END

相关资讯

深汕场平项目二标主体工程竣工交付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提高防诈意识 守护财产安全】
再见了!为中国铁路付出百余年间的“小车站”——棠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