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百年之后,又复兴了。
20世纪初,吉焦铁路经历了大动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归属,如吉焦铁路权,引发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王尽美和邓恩铭沿着这条铁路传播革命火种.
今天的吉焦铁路见证了复兴的过程:济青铁路速度从12个多小时变成最快的1小时24分钟;中国已经告别了“万能机车博物馆”的辛酸,CRRC四方公司位于青岛的高端轨道交通设备已经出口到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
吉焦铁路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苦难与辉煌。
在繁忙的济南火车站南侧,吉焦铁路济南站旧址安然伫立,向来来往往的人们默默地讲述着它的百年历史。
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眼看着中国被吞噬,中国又穷又弱。“胶州湾是中国最重要的门户。要开发远东,必须占领胶州湾。”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当时这样描述它。
1897年,德国武力入侵胶州湾,进而夺取了吉焦铁路的建设和经营权,并夺取了铁路沿线的矿产开采权。1904年6月通车的吉焦铁路“覆盖我的铁路所到之处,即我占有土地的地方”,成为侵略者掠夺沿线矿产资源的工具。
面对帝国主义的“修路圈地”,中国人民奋力拼搏。1911年,距离吉焦铁路济南站仅300米、由中国投资修建的金浦铁路济南站竣工,但两个车站并不相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斌说,两个大型火车站如此接近,在中国的火车站格局中是极其罕见的,这充分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犯我国铁路主权的斗争。
1919年,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下,巴黎和会悍然决定将一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中国,举国震惊,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1925年2月,邓恩铭和王尽美在吉焦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发动大规模工人罢工,成立了吉焦铁路总工会。随后,青岛各工厂企业的工人纷纷成立工会,青岛工人运动达到高潮。
济南铁路教育基地副主任陈玉舟说,罢工期间,党组织逐渐遍布吉焦铁路,吉焦铁路成为当时山东省内传播革命烈火最快的地方。
中国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曾称赞说:“27大失败已经一年了。这时,出现了一股‘27’时期没有的新生力量,那就是吉焦铁路联盟,它到处涌现。”
王尽美、邓恩铭等无数革命先烈的斗争,在吉焦铁路及其路线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见证了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为国家开辟新道路的艰辛和英雄气概。吉焦铁路罢工后不久,王尽美因重病在工作前线去世。后来,邓恩铭被捕了。1931年4月5日,在济南市魏拔路侯家大院刑场,他演唱了《国际歌》,年仅30岁。
“四十年前在会上相遇,南湖舟平静地说着通用语。济南有多少名人知道,君和恩铭都不老。”1961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代表人物董用笔写下了这首诗,缅怀他的革命战友。
JF 2102“——”型,车身黑色,车轮红色,车头灯下刻有白色字样,停在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机车“八一”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厂区内。巨大的蒸汽锅炉体和挂在驾驶室顶部的旧灯笼都显示出强烈的感觉
1952年7月26日,青岛四方铁路厂(现CRRC四方有限公司)南广场响起一声响亮的哨声。“成功1整个广场都沸腾起来了!孙郑恩还记得中国自主制造蒸汽机车的历史。机车落成典礼当晚,“八一”匆匆奔赴抗美援朝战争,它的汽笛响彻辽阔的大地,也拉开了新中国辉煌的机车车辆工业的序幕。
如今,吉焦铁路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与中国各地相连,也通过欧亚铁路线与世界相连,使当地经济和人民能够在“快车道”上不断前进。
当时齐鲁唯一的铁路只是山东综合交通网的一环。山东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司司长郭志云表示,三年来,山东已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700多亿元,新增高速铁路运营859公里,在建1200公里。
当时只连接了济南和青海的铁路,现在正在连接世界。一排排欧亚大陆的火车从济南出发,载着防疫物资、汽车机械配件、中国企业生产的日用品,在欧亚大陆之间运行,尽可能到达芬兰赫尔辛基。
历史不负重托,车轮滚滚向前。百年吉焦铁路见证了中国百年努力的历史。(向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