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5117列车是全国唯一的高考专列,2019年被全路团委命名为“共青团”。这是一列高考专列,承载了大山同学连续19年的梦想。从2003年开始,连续19年往返运送考生和家长,运送3.4万人次以上,厦门大学等院校录取学生7000余人。
一张21.5元(人民币)的车票,135公里的路程,一年只开一趟的火车,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就读的高考学生的特殊体验,与全国各地的学生不同。走过“一号门”,踏上追梦之路。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是我国鄂伦春族的聚居地。由于鄂伦春自治旗高考考点必须设在旗所在的阿里河镇,由于交通不便,考生和家长要换乘六七个小时的公交车和火车才能到达考点。所以大杨树镇的高考学生每年都要过百里山路参加高考。从2003年开始,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困难、交通费用高等问题,哈尔滨铁路局在高考前在考生集中的大杨树站开通了高考专列。从此,每年高考前一天在大杨树镇和阿里河镇之间运行的高考专列,成为全国唯一的高考专列。每年高考季,高考专列如期运行,从不停歇。
前不久,6月6日9时45分,在嫩林线大杨树站,425名考生及其家长在进行体温测量和扫码后,登上了K5117“共青团”高考专列,前往135公里外的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参加高考。19年来,高考专列并没有从最初的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初衷,转变为铁路服务的不断升级。今年,铁路部门开始提前一个月制定高考专列运行计划,选择空调车体,派出年轻乘务员承担乘务工作。加格达奇车辆段大杨树站提前三个月与学校对接,了解考生和家长出行人数,提前将车票送到门口,按照“一班一车”的原则售票,力求为考生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列车运行当天,出发站大杨树站的工作人员也为考生准备了一个“高考加油包”,里面有口罩、徽章、耳机、贴纸等物品。虽然这列19年来一直如承诺的那样载着高考学生的专列只有6节车厢,但它承载了3.4万名学生的梦想到现在。
高考专列一直是鄂伦春自治旗人民心中的一个温字。从最早的绿皮车到空调车,一开始火车上准备文具药品,现在车上配备心理咨询师和医生。警察、医生、志愿者,连同这列火车,将永远用温暖和爱把学生运送到他们梦想中的大学。(张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