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妮
在京沪、沪宁、沪蓉等12条高铁线路上,就有这样一支钢铁队伍,沿着高铁线路驰骋,创造美景。它们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
该车间承担着305对高速列车的牵引任务,日均行车距离超过3500公里。车间党总支致力于“打造一流钢队”。截至目前,已实现安全生产4022天,安全运营1200多万公里,为出色完成高铁增值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政治引领筑牢队伍思想防线。动车运用车间党总支组织生活淬火,增强党员意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邀请先进典型讲授党课,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做事必创优”的创业意识;积极参与高铁乘务联合党支部建设,在党员司机接班时主动向列车列车长展示党员身份,实现重点路由乘务党支部动态组建常态化,展现维护党员在打造移动堡垒过程中的风采。针对动车组司机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党总支邀请心理学家到车间进行心理疏导,并根据司机年龄实际情况,提炼出“13660”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解决了他们思想上的“疙瘩”,建成了高铁安全防线。
立足现场需求,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根据高铁新技术、新设备的特点,2010年车间成立之初,党总支精心选拔党员技术骨干,党员技术骨干与员工配对,成立5个学习小组供党员培训带班,通过“一带二”“两帮四”不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同时,他们以尹雪斌党员工作室为平台,组建党员研究团队,实施“先锋指数”,全面推广“稳起步、严标准上路、快应急、规范停车”的一趟作业法和“3130”动车组精准对标作业法,分批组织党员员工到工作室学习锻炼。他们培养了1名全国劳动模范、10名省级以上技术专家和165名初级技师。
突出责任,筑牢堡垒,确保安全。党总支搭建保障党员安全平台,积极开展“三不”竞赛活动,研判安全风险,开展难点攻关。针对容易开错门的安全风险点,党员技术骨干设计了开关门防护罩,起到了提醒和检查的作用。针对途中弓网故障应急处置困难的问题,党员技术骨干制定了“一停电、两降弓、三停四处置”的作业流程,提高了驾驶员的处置能力。党总支搭建了党员突击奉献的平台,100多名党员司机写下邀请函,加入武汉“逆行”救援队伍。围绕动车组司机一次性登车操作规范化,党总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标准和规范,做到着装整齐、精神饱满、遵守规范、举止文明;支部委员会成员将对党员电动车组驾驶员关键环节进行逐行对标检查,为运输安全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