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16时50分,在新疆霍尔果斯,一列满载50标箱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等货物的“2017”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发,驶向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第15020趟经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的中欧(中亚)列车。(众信。com月19日)
中欧班列是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脊梁”。它们凭借安全稳定的优势,在保障中国与沿线国家物流畅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不断发出国家间团结合作、中国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对拉动经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统筹协调、区域联动,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的重要作用。自2016年首列“重庆新欧洲”中欧班列驶出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以来,霍尔果斯海关监管的中欧(中亚)进出境列车数量从不到700列快速增长至近5000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欧(中亚)由于分段运输、运输稳定性高的优势,列车开行数量逆势上升。通过统筹协调,围绕中欧班列组织运行,进一步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统筹协调,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无序竞争,推动形成联动发展新格局,发挥国际物流运输“中坚”作用。
市场运行和政府引导将进一步在助推“经济带”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目前中欧(中亚)有29趟列车通过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达18个国家和地区、45个城市;一天有16列火车进出国境,运载货物10000多吨,200多种货物。中欧列车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提升列车质量和效率,增强竞争力,通过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中欧列车健康有序发展,成为进一步助推“经济带”的强大动力。
开放包容,共建共享,进一步发挥中欧贸易“大通道”的融合作用。中欧班列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与沿线国家密切合作,找到利益交汇点和最大合作公约数,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潜力。随着中欧班列物流组织的成熟,班列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活跃,国家之间铁路、港口、海关等部门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这些有利条件将进一步发挥铁路国际物流骨干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由原来的“贸易之路”变为产业和人口集中的“经济带”,中欧贸易“大通道”的融合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在7月1日调整的列车运行图中,铁路总公司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从与港口、海关作业无缝衔接开始,按照班次在早上到达港口,使国内段平均运行时间减少到一天左右。同时,总行进一步加强列车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列车服务质量。集装箱公司全面推进中欧班列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单证中心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