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守护点,你的水管里有短时间的强降雨,而且降雨已经开始了。请注意观察山势,确保列车安全运行。”“1435控卫懂。”这几天,赵一刻也不能放松。为了应对持续降雨对运输秩序的影响,他拿起对讲机,穿上防护包,挂上望远镜,沿着山肩又进行了一轮巡查。
54岁的赵是定西工务段龙溪桥隧车间新阳镇的一名桥隧工人。由于工作努力,他再次被单位分配到防汛卫士的关键岗位。今年是他当巡更员的第八年,他负责的1435巡更员是全段防汛压力最大的一个。
陇海铁路1435公里处的一级防汛守护点西临渭河二桥,东临吉尔家隧道。“火车沿山行驶,山上的石头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在列车到达前,我们通过高清视频监控了警戒范围内的山体和线路,确认安全后,列车才通过。”赵对说道。
除此之外,守夜人还每天徒步考察看守范围内的山脉。“我们每天都在管里仔细检查山体的状态。有些地方植被茂密,肉眼无法观察到。我们必须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赵对说道。
“1435守护点,K420列车已接近。”检查中,行车信息来自对讲机。赵伸着脖子,扫视了一下四周的山和行。确认安全后,他坚定地回答:“K420次列车,1435守护点正常,可以通过。”
赵的口袋里有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防汛卫士的注意事项。有的地方用红笔划线,每个岔口旁边标有相应的线路里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变化。
“老赵是个细心的人。每次行检回来,他都要把检查情况记在笔记本上。”他的搭档何说:“有一次,我通过高清视频在防护网里发现了石头。果然是老赵笔记本上标注的位置。”
陇海铁路是我国繁忙的干线,每天有96列列车通过1435个守护点。面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看更员的工作意义重大。“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是我们看守员的职责。一分钟的工作和六十秒的奉献,你必须行使这种安全。”赵淡淡地说道。
夜幕降临,这个灯火通明的守卫点是峡谷中最耀眼的风景。伴随着赵的,是屋后向东流的渭河,是草丛中尽情歌唱的昆虫,是过往列车高亢的风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