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求是》杂志第15期刊登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陆东福的署名文章《打造中国高铁亮丽名片》。全面总结了我国高铁在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文中提到的“绿色低碳”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挑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碳减排目标。交通运输业是三大能源消费行业之一,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如何为中国高铁打造一张靓丽的名片,无法回避“绿色环保”的全球环境关注。
陆东福在《打造中国高铁亮丽名片》中指出,“在节能方面,高铁每百公里的能耗只有飞机的18%,公交车的50%左右。在节约用地方面,与4车道高速公路相比,高速铁路仅占其用地的50%,单位运输量仅占10%。环保方面,高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飞机的6%,汽车的11%。此外,高铁采用电气化技术,降低油耗。这是高铁替代传统交通方式带来的直接环境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和密度高于普通铁路,可以通过时空压缩效应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区域碳排放,这是高速铁路产生的间接环境效应。
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是生命的原色,是发展的底色。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承诺“中国将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高铁作为中国“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直接和间接都有着巨大的绿色影响力。绿色生态,长路阻。中国高铁将不负人民,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