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才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为了保护驾驶员的安全,他用身体挡住了敌机的子弹。父亲心如刀割,多么好的同志,多么好的战士,多么可爱的人。他没有留下豪言壮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1952年8月,抗美援朝战争。
当东方渐渐溢满了红色,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路基两侧长满了高大的落叶松,笔直挺拔,像一把利剑贴着天空。一阵山风吹过,松树嗡嗡作响,不时有兔子开始疯狂奔跑.要不是森林中高射炮指向天空,谁能想到这是钢铁运输线的战场?
当时,父亲是中国长沙铁路局通化机务段的司机。他的机车组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897部队序列。早在进入朝鲜之前,他就想到了艰苦的工作环境,但实际困难远超想象。大多数火车在夜间行驶,在夜间坠落。白天,火车停留在隧道里。洞内闷热如蒸笼,空气中弥漫着人们心中的热情。机车喷出的水蒸气遇到岩壁冷却成水滴,使洞穴顶壁不断往下滴。在工作日,明亮的蒸汽灯在充满水蒸气的洞穴中失去亮度。
这时,除了司机和乘客,父亲身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志愿军战士。那天早上他刚来机器班,做机器班的门卫。小战士看到机车后非常兴奋,无视山洞里的高温,摸了一会儿,摸了一会儿,眼神里充满了新奇。他说他从未见过火车。当志愿者后勤部让他来德阳调度站执行安保任务时,他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
夜幕降临,洞外光线变得朦胧,树木、荆棘、杂草相互融合,分不清谁是谁。父亲把小战士和驾乘人员带到机车的驾驶室,放下车窗的防空帘,并切断了室内外的光线。窗帘是专门为防空袭而设计的。它由两层黑红棉布制成,中间有一个洞,外面缝着一个袖子。它看起来像一个未密封的面部口袋。当司机和乘客往外看时,他们只能把头伸进袖子里观察线路。
火车行驶时,窗帘打不开,因为往灶台里加煤时,炉门的火会引来敌机的空袭。由于炉膛内温度较高,加上窗帘阻挡了空气流通,驾驶室一时像蒸笼一样。看着小战士通红的脸,父亲开玩笑说:“据说我们是离地三尺远的活神仙。这次你尝过了。”
在隧道出口处,有节奏的撞击铁轨的声音,这是调度员给出的发车信号。父亲迅速把头伸进罩里,一只手抓住气门把手,另一只手抓住刹车把手,轻轻地发动了机车。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空转了两次,慢慢地离开了洞穴。
半小时后,火车进站,静静地躺在两条黑色的铁轨上。父亲下了机车,向车站调度员买了一张票。调度员对身边的志愿干部说了些什么。突然,刚才安静的荒野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成群的志愿军士兵和朝鲜人民正忙着从车上卸下弹药,并将伤员抬到车上。
一切准备就绪,火车又在黑暗中行驶。晚上开车不能开机车大灯。此外,甚至光信号也不允许使用。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线路上的信号标、坡度标、公里标等标志已被敌机轰炸,司机以线路上的巨石、树林、土堆等作为行车标志操纵机车。线路来回跑的很好,知道哪个森林加速,哪个土堆减速,哪个路段减速。
火车即将经过青川河大桥,父亲很紧张,因为这里是敌人重点轰炸区域。果不其然,过桥后不久,铁路沿线的防空人员鸣枪,发出空袭警报。父亲赶紧刹住车避开它。
夜晚,有一个小亮点朝火车方向飞来。根据敌机的高度判断是美国侦察机。可能是机车烟囱冒出的黑烟引起了敌机的警惕。在火车上空盘旋后,突然落下一颗照明弹,地球瞬间如白昼,火车的行踪暴露无遗。“快进,敌人的旅机马上就到了。”为了抓住时间,父亲干脆打开机车的大灯,加速前进。因为前方30公里有一条隧道,火车可以在那里躲避。他把阀门开到了最大,火车像一头野水牛一样喘着粗气,向前飞奔。
地平线上出现了十几个小亮点,敌人的舰队到了。父亲关掉了机车的前灯,但是火车的速度一点也没有降低。
就在敌机向列车发起猛攻时,一颗照明弹从密林中升起,线两侧志愿军高射炮的炮声响起,炮弹拖着红色的火焰向敌机飞去。突然,炮弹和炸弹的爆炸声和空中敌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浓烟滚滚,弹片横飞。志愿军炮兵阵地正在熊熊燃烧,士兵们
们转动着炮口,顽强战斗着。 列车在火光和烟雾中向前飞驰着。敌机一次次向列车上空的火网俯冲着……砰砰啪啪,一排枪弹落到机车锅炉和走板上,顿时火花四溅,父亲下意识地向后靠紧了椅背。又有枪弹击中了驾驶室,父亲隔着布帘听到驾驶室内一阵金属撞击声,不知是谁扑到了他的身体上,还没等父亲明白是怎么回事,又是一排枪弹射了进来,一股液体顺着他的脊背流下来。父亲不知是自己受伤了,还是他人受伤了。他顾不上许多,黑黝黝的隧道口已经看得见了,250米、100米、40米……列车带着一股强风冲了进去。 “同志……”父亲使劲摇晃着小战士的躯体,可他双眼紧闭着,永远地走了。在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里,他为保护司机安全,用身体挡住了敌机射来的子弹。父亲心如刀绞,多好的同志,多优秀的士兵,多可爱的人。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小战士的遗体被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泥土落到小战士的身上,渐渐地筑起一座坟墓。墓前竖起两块木牌,一块牌子上写着:志愿军英雄烈士墓;另一块写着:机车加速。200,25↑(坡度标)。后来,父亲知道小战士是山东蓬莱人,烈士的名字叫王东来。 从此,朝鲜战场上又有了一块用烈士鲜血换来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