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巧手“移植” 变废为宝

作者: 2021-08-23 浏览:

齐尹吾成毅

“肖伟,别走,把你手里的东西给我。”近日,柳州市工务机械段韦尔车间道岔班工人魏武平,正准备将主机上更换下来的程控系统电源板扔进废桶时,被车间技术员周鹏“抢”走。

“鹏哥,你也想要这个东西吗?”魏武平有点疑惑。“木板烧黑了,肯定不能用。”

“用不上就别扔。让我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如果能修好呢?”说着,周鹏从魏武平手里接过电源板,吹了吹上面的灰尘,用棉布轻轻擦了擦,仔细看了看。然后,他去了工具间,找到了万用表、螺丝刀等工具,还在废品箱里发现了另一块程控系统的功放板坏了。

“电源板保险烧了,电源板继电器烧了……”周鹏用万用表测量了两块板,想了一下,眼睛亮了。只见他熟练地把电源板上的保险拆下来,装在破了的电源板上,把电源板插进电气柜里试一试。绿灯亮了。就这样,一块有缺陷的板子被修好了。

“有这样的手术吗?”周鹏的“移植手术”让魏武平惊得合不拢嘴。“这一次又一次,为车间节省了2000元。”

“2000多元,车上那么多木板都是他修的。”旁边的马和潘凤洲对周鹏竖起了大拇指。

自从维多利第二车间开始了省钱降耗的工作,为了彻底根治大机器的各种顽疾,员工们都成了“医生”,昼夜轮流值班“坐等就医”。车间技术人员成立了“废品流动诊所”,带领车间党员职工进行小改造、小发明、小创造,分类收集各种坏零件、旧配件,在诊断维修大型机器故障的同时变废为宝。

从那时起,一旦飞机上的废弃零件被更换,车间工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把它们拿回来“操作”。这种做法不仅为车间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