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中欧班列使中欧贸易和联系更加紧密。在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推动下,近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加和延长,使得沿线欧洲城市获得了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了基础设施,焕发了活力。(8月25日《人民日报》)
被称为“钢铁骆驼队”的中欧列车满载着一箱箱货物,在亚欧两大洲越跑越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今年7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352列,运输13.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8%和15%,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在全球疫情不稳定的背景下,逆势增长。成绩的背后,是成千上万铁路人默默的奉献、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中欧列车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从全天候响应、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到随机逐案、站对站。价格是空运的三分之一,速度是海运的两倍。它安全、快捷、绿色、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
为突出优势,铁路部门一方面加强线路改造,保障集装箱、装卸机械、运输车辆状态,进一步提高硬件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调整运输方案,设计最快的列车运行方案,突出快速时效性和全天候的独特优势,在软件方面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
此外,铁路部门还加强与货代公司的联系,优化应急处置预案,与海关、边检等部门做好沟通协调,提高口岸查验通关效率。
一切都是为了客户,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做自己的服务。服务好、价格低、速度快、安全稳定,再加上“一带一路”这块“金字招牌”,中欧班列成为当今世界“抢手”的公共产品,甚至单列难求,一箱难求。
卖产品就是卖服务。正是从客户角度出发的服务态度,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当然,要对铁路人孜孜不倦的奉献负责,对不断争当第一的责任负责,才能一如既往地为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火车一响,黄金两千”。如今,这条连接欧亚大陆的“金线”贯穿欧亚大陆,惠及沿线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人民,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共创合作共赢的明天。
我相信未来中国和欧洲的火车会越来越多。(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