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铁路建设,全力保障民族地区铁路运输需求。特别是“铁路旅游扶贫”帮扶模式成效显著,多条铁路线路被各族人民誉为“脱贫之路”“幸福之路”“团结之路”。(9月13日《中国国家日报》)
想发财,想修路。致富,修铁路。为给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铁路建设的投入,科学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民族地区铁路基础设施通达性、畅通性、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累计完成民族地区建设投资9034亿元。在此期间,成都至贵阳、重庆至贵阳、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银川至Xi安、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成都至雅安、富蕴至准东、阿勒泰至富蕴铁路、广通至大理新复线、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等一大批穿越民族地区的铁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截至2020年底,8个省区铁路通车里程约4.1万公里,其中交通的变化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正带动各省旅游业、医药业、采矿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铁路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决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命令,认真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强化国家铁路企业责任,充分发挥铁路优势,在推进建设、运输、定点帮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常开行公益“慢车”81对,途经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30个车站,覆盖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湖南湘西、云南、贵州、四川凉山、新疆南江等民族地区,票价每人每公里不到6分钱,26年不涨价;建成高铁无轨站155座,为各族群众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通过开行“慢车”、旅游专列、农产品专列、建设无轨车站,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服务农村群众出行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虽然我们在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做事,做好事,努力提升人民幸福,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