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1时许,在浙江永康南站高铁上,一名男乘客拿着一袋活螃蟹时,乘务员劝阻,称螃蟹严重污染环境,一定不能携带。随后,男乘客当场踩死约8只螃蟹,并将其带上飞机。(北京晚报)
举止克制。旅行是一件愉快放松的事情,乘坐高铁进行安检是基本常识。由于铁路乘务员阻挠活蟹上车,男乘客在众怒之下踩活蟹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出行的好心情,也“失去”了个人素质。安检不是菜市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车站也不是“私人领地”,不能容忍任性。当然,铁路乘务员虽然按法律法规办事,劝阻制止也是完全正确的,但他们可以更有耐心,多做解释,或许乘客也能更真诚地接受。无论是旅行者还是铁路工人,在公共场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人工智能时代,摄像头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一个“新闻眼”。
熟悉法律法规。知道自己能拿什么不能拿什么,出行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尤为重要。铁路部门明确规定,禁止用公交车运输鲜活农产品。如果乘客熟悉这个规则,就不会带着活蟹出行,或者会把蟹包好,在一些允许的车站上车。从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是一种需要终身保持的习惯,这就需要乘客广泛、多方面地了解出行规则。同样,铁路部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有螃蟹,还有散装饮料、锤子、电钻、臭豆腐.这些“禁忌”要广泛宣传提醒,让法律法规深入人心,男女老少都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一起守护美好家园。在公共场所生气踩螃蟹,不仅不雅,还会扰乱秩序,污染环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被国外誉为“新四大发明”之首的高铁,因为个人踩螃蟹而被无限放大,反过来引起全社会的热议,破坏了金字招牌,损害了大国形象。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保护美好家园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只有人人各尽其责,树立大局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各项规章制度,把知行合一落到实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指日可待!
国有法律和家庭规则。要提前做好“功课”,螃蟹不能到处胡作非为,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开车旅行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