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星期五
沪东电力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荆胜奇
10月21日,大同室外温度降至零下5摄氏度。今天是我这个月第五次开车带徒弟了。大秦线负责运煤,我们“大车”责无旁贷。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安全行车,全力保障煤炭供应,给人民群众送去更多温暖!
7点30分,我的徒弟张海源和同车司机王赢开始举弓、发动发动机、测风、检查跑部。当北风带着深秋的寒意吹来时,我情不自禁地往手心里呼吸。确保重载运输安全万无一失,是大秦重载人打赢“两个坚持、两个实现”硬仗的有力保障。
8点10分,“绿灯!离开车站!我拍了拍张海源的肩膀鼓励他。沪东电力机务段现有职工近万人,而2万吨重载列车司机只有600人。作为一名有20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党员,我有责任把驾驶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
8点40分,列车停在大同县站,等待施工完成。自10月4日起,大秦线集中抢修25天,每天运营时间180分钟。同时还要完成每天100万吨的运输量,压力真的很大。本节我们将安排这些业务骨干提前进行调研研判,制定慢速作业指令,提供专项作业指导,保障煤炭运输。
13时40分,列车经过阳原站后不久,速度开始加快。我知道即将进入大秦线最难的路段。华蓥至涿鹿、延庆至茶坞两段为大坡道,全长93公里,坡度12。当一列20节、2.6公里长的列车经过这里时,头尾高度落差高达10层。
“你提前离开了这个刹车。”好徒弟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张海源理论基础扎实,但开车不自信。一路上,我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在关键时刻提醒他。“圣旗边坡治理法”讲究速度、稳定和精度,而这个“精度”就是在规定的地方松开刹车减压、调整速度。
17时20分,列车顺利通过茶坞站,张海源紧张的表情逐渐消失。剩下的旅程由王赢驾驶。23时35分,经过1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秦皇岛刘村二厂,看着翻车机将一车车的煤炭运送到输送带上。我非常高兴。弘扬大秦重载精神,乘好每一趟重载列车,才能无愧于“新时代铁路楷模”的称号。
沈娟赵建强
郭俊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