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习近平主席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新华社记者闫鹏社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除夕之夜,习近平主席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传递2022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大家好,2022年来了。祝大家在北京新年快乐!
回顾这一年,意义重大。我们经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从第一年到年底,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我们忙了整整一年,付出,贡献,收获。在转瞬即逝的时间里,我们对中国的所见所感,都是一个顽强而繁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发展迅速,传承不断。
7月1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站在天安门门塔上,我们被这段历史之旅深深打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持之以恒,取得了百年老党的伟大成就。坚持我们最初的愿望,牢记我们的使命。我们只有努力,坚持,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性决议。百年成就催人奋进,百年经验启迪人。我曾经讲过毛主席和黄炎培先生的“洞穴对”,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也不是马平川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始终高瞻远瞩,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力量和耐心,“宽而精进”。
大国和大国一样大。无数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千家万户的事情。我考察了一些地方,听了很多资料,很有启发,很有收获。每次去人民之家,经常会问有没有困难。我总是记住我父母说的话。
我会留心人民的忧虑;我会做人民想要的。我也是农村人,对贫困有切身体会。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过去贫穷的人现在可以吃饱肚子,穿暖衣服,有教育,有住房,有医疗保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贫困,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阐释,是对世界的贡献。让每个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河安澜是中国人的千年期待。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的九个省份。无论是黄河、长江的“母亲河”,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气势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下,还是藏羚羊繁殖迁徙.这些都说明人对得起青山,青山也会对得起人。
这一年,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放心,党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朱荣》探火,《xi他》日日徜徉星辰,《天地》;运动员激情四射,争第一;全国疫情防控坚决有力;受灾群众观看并帮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官兵决心加强军队和保卫国家.无数平凡的英雄努力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祖国始终关心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当我与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电话和视频交流时,他们一再称赞中国的抗疫工作及其对全球疫情防控的贡献。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只有世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才能谱写建设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新篇章。
再过一个多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也是奥运会的意义所在。我们将全心全意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会。期待中国,中国准备好了。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三位航天员在广阔的太空中“出差”,海外同胞还在努力,驻外使领馆、中资企业、留学生等海外派驻人员还在勇敢坚守,无数追梦人还在为奉献而奋斗。谢谢大家。向您致以诚挚的新年祝福!
让我们一起走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