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崇礼线太子城至崇礼段正式开通运营。太子城至崇礼城段全长15.86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南起太子城奥运村核心区,北至崇礼城,是连接冬奥会核心赛区与崇礼城的唯一轨道交通配套工程。该路段的开通运营,打通了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以高铁为主要交通工具,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球迷和观众运送到各大赛区,往返于各大赛区,是北京冬奥会的特色之一。这个特点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惊人的。新时代,中国高铁不仅镌刻着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时代烙印,更代表着领先世界的智能化水平,更像是一张为世人所熟知的美丽名片。
当高铁与冬奥会、中国铁路百年梦、中国奥运百年梦相遇,不可避免地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它闪耀的光芒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长达近200公里的京张高铁,无疑是中国铁路发展百年传奇的一个缩影。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的时刻,其太子城至崇礼支线的正式开通运营,不仅是送给北京冬奥会的礼包,更是实实在在的助推器,将打通张家口崇礼区和太子城东澳村两大核心区域,联通冬奥会冰雪运动的主要比赛地,高铁服务冬奥会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看似“雪山美玉”的太子城站,以及蕴含“雪山木屋”理念的崇礼站,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的外部,还是从设计理念营造的内部,都恰到好处地呼应了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清洁”的奥运理念,使得属于交通范畴的高铁站与冬奥会体育赛事紧密相连,生成具有无与伦比的光彩。
“雪山梅雨”邀请“雪山木屋”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威。
与高铁站冬奥契合的文化遗产,彰显民族特色。车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部璀璨的电影,一个文化的印记。以山水相连冰雪小镇为理念设计的太子城站,不仅展现了夏季青山环抱、冬季绿水长流、白衣胜雪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更展现了其作为崇礼铁路最后一站、冬奥会迎宾门的国际冰雪小镇风貌。崇礼站以“雪山木屋”的设计理念,不仅揭示了其作为通往美丽自然风光、丰富旅游资源和欣赏北方风光的重要门户的地理位置,而且在设计上融雪山与木屋于一体,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两个车站的设计,就像北京冬奥会设计的知名国宝熊猫作为吉祥物冰盾盾一样,处处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
与高铁站冬奥相得益彰的优质服务,彰显了人文理念。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太子城站、崇礼站的设计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以太子城站候车室为例。贵宾等候室、咖啡、茶水、商务服务区等。底层设计的休息室、母婴室等主要功能服务区为奥运期间出行的旅客提供最佳服务。崇礼站设计,灯光温暖,石柱厚重,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崇礼山林等自然形态元素、滑雪奥运等文化元素相结合,为旅客营造绿色温馨的候车环境,让旅客享受候车体验。两站精心设计的服务,就像北京冬奥会在餐饮、住宿、配套医疗、志愿者团队、礼仪接待等各项服务项目上的高质量标准。都突出了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