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牢牢守住防疫大门。1月11日18时至12月12日0时,天津火车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开展终点站及全覆盖消毒作业,努力营造安全健康环境,为广大旅客保驾护航。重点杀伤旅客候车区、出入口区、售票处、厕所、站台、闸机、自动售票机等场所。严控,为天津加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共克时艰,充分发挥铁路大动脉作用,为全国疫情有效防控提供了安全运输保障。铁路部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铁路部门积极采取的应对措施密切相关。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亲自指挥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守望相助、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党中央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确保疫情防控有效有序推进,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共克时艰,充分发挥铁路大动脉作用,为全国疫情有效防控提供了安全运输保障。铁路部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铁路部门积极采取的应对措施密切相关。下面,本文将深入探讨铁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对策。
截至1月11日12时,天津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阳性病例97例,其中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9例,新冠肺炎无症状病例15例,其余33例阳性病例经临床专家组进一步核实后报告。其中,津南区90例,西青区3例,河西区3例,滨海新区1例。发布会上还介绍,天津市第一轮全员核酸筛查于1月9日7时开始,共采样1191.228万人,其中检测阳性789.2591万人,相关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一方有难,各方都会支持”。疫情发生后,铁路部门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军,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采取积极、有效、精准的措施,彰显铁路部门的责任。
在防控物资运输保障方面。对于湖北武汉的应急医疗设备物资配送,我们行动迅速,多方配合,全程参与,全力组织。铁路部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疫情期间,铁路部门采取多项科学合理的措施,统筹规划、动员运输,加强防控物资运输保障。在避免疫情传播方面。铁路应科学、合理、适度地增减列车数量。在疫情期间,考虑采用分号售票的方式,让旅客可以分乘同座,将疫情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众所周知,近年来铁路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改革的总基调不会变,这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全国发生重大疫情的紧急情况下,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统一领导,坚持全国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铁路部门积极有效地响应了这些措施,显示了中国的机构自信。此外,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目的不会改变,一切为乘客的事情也不会改变。在疫情防控期间,铁路部门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夜以继日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导精神,深入领会精神,第一时间将其转化为一批合理科学的制度政策。每一位铁路精英工匠,都将智慧、创新的方法和保障措施的有效落实,浓缩在实际操作、技术和云信息中,为系统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基层铁路职工不怕牺牲、勇担重任、乐于奉献,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石,也是保障全国人民生命安全、打赢防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
“人民铁路是为了人民”,这是铁路部门不变的宗旨。铁路人站的地方是守护人民的防线。这是铁路人发出的铮铮誓言。疫情来袭时,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按照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疫情精准防控工作, 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细化完善火车站、车厢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落实通风、清洁消毒、监测旅客体温等措施,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停运部分列车并继续实行免费退票,切实维护广大旅客权益;积极建立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机制,设置绿色通道,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应急防控运输任务;迅速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严格落实铁路内各项防控措施,保障员工健康。(刘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