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容易,就为了多赚点辛苦钱养家。但事情并不能阻止火车的安全通行。”这是南宁铁路公安处南宁公安局乘警支队民警张虹与“慢车”上的“熊军”黄桂平的一段对话。(中国新闻网)
绰号“老张”的警察叫张虹,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一名警察。2月17日、19日,“老张”乘坐湛江至南宁的K9314次列车。在这列火车上,有一支——“熊军”的特殊队伍。
这支队伍来自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鹤立普位于两广交界处,是粤西的“万果之乡”。1956年,李湛铁路开通运营,火车开到家门口。当地果农开始坐火车到广西等地跨省卖水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熊军”,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大部分是女性,但力气都不小,能挑几十斤的担子。为了搅出更多的水果,他们经常用铁丝将水果篮固定起来,以提高篮子的强度,这样会给老张带来麻烦。“乘客经常被水果篮的铁丝划伤,我在检查车厢的时候小腿就被划伤了。”张虹说。
据了解,从河唇站到玉林站,火车票只要18.5元,比坐大巴便宜一半。果农黄桂平说:“跨省到广西玉林卖水果收入高,火车票便宜。每趟收入在300元左右。以卖荔枝为例。如果在玉林卖荔枝‘黑叶’卖5元一斤,‘妃子笑’卖7元一斤,如果在连江本地卖,每斤荔枝会便宜2到3元”。
高铁时代,为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南宁至湛江、南宁至凭祥、南宁至靖西等多对普速列车。这些列车,由于停靠站多,成了沿途人们出行的“公共汽车”。这些普速列车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帮助沿线的人们将特产带到大城市销售。
“慢火车”几十年的安全运行,离不开铁路职工的辛勤工作和热情服务,离不开铁警的温暖守护。自2004年以来,张虹一直在湛江-昆明和南宁-湛江的“慢火车”上。他一直在和“丹丹军”打交道,渐渐熟悉起来。大家都亲切地称张虹为“老张”。“老张”上班手软。除了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保障列车安全,为了更好地服务“熊军”,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实现了——小号和胶带两大法宝。小喇叭用来提醒负重的果农注意安全,胶带用来包裹果篮的铁刺,都是防止其他乘客受伤的措施。水果负载太重的时候,“老张”上下车都会扶一把。“老张”就是这样一个“承军”18年的暖心守护者。
千千万万的中国铁路人,都在为那句“人民铁路为人民”默默奋斗。大多数中国铁路人都为崇高的铁路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幸福的。
(曹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