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时速不到40km/h,最低票价仅在1元.如今,已有81对公益慢车运行在大山深处,覆盖21个省区市,停靠530个车站,成为方便民众出行的“公交列车”。2021年,全国“慢车”运送旅客1.7亿人次,同比增长12.2%;加强涉农物资运输服务保障,运输货物7.2亿吨,同比增长3.8%,降低成本14.8亿元。(人民日报)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发展,复兴号正在飞越中国广袤的土地,展示着中国发展的实力。中国高速铁路网发展迅速,中国速度举世瞩目。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铁与蜿蜒在山间的“慢火车”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是和感情有关。如果说中国快速行驶的高速铁路反映了中国发展的速度,那么在大山和偏远山区之间停靠车站的公益慢车则反映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会有一个人掉队的温度。如果说中国的高铁是中国的动脉,那么“慢火车”就是给沿线人民输送营养的毛细血管。
经济成本上,“慢火车”保持运行,不涨价,每站都停。坐几站才几块钱,完全不够运营成本。但我们算的不仅仅是经济账,还有民生账。作为沿线居民最后的出行保障,其意义和使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民来说,山区破旧的“慢火车”是农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桥梁,是进出山区最便捷的“铁路客车”,是沿线居民脱贫、求学、致富必不可少的途径.
如果说“快”表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和活力,那么“慢”则表现了中国发展的关怀和温度。中铁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和不忘初心的使命,用速度和温度让中国更加美丽。(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