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琼韩寒)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时,指出“要弘扬工匠精神,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提升中国制造质量”。今年全国两会,“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成为不少CPPCC委员提案中的热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胡伟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二次会议的通道中表示,职业教育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国工匠要支持中国制造,创造中国品牌,唱响“劳动光荣、技能珍贵、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让大国技能人才和工匠备受尊重。
在新征程中奋进,在新时代建功立业,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近年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弘扬劳模、劳模、工匠精神,带领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勤于创造、勇于担当。2018年以来,铁路部门连年开展“最美铁路人”评选表彰和“新时代铁路楷模”树评选宣传活动,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蔚然成风;建设产业技能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健全总工程师和首席技能大师制度。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关键思想的转化和推广;建立了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场,培养了一批技能型创新人才。这些举措为推进铁路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锻造更多的大国工匠,进一步提升大国工匠的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苏华在谈到高技能人才培养时指出,高质量的创新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他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能工巧匠,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