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环内环外 同心同行

作者: 2022-03-15 浏览:

张莉蓉查纳

3月13日晚,印有“北京2022”字样的烟花在国家体育场的上空绽放,盲人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像天籁般歌唱。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北京北站副站长韩小军抬起手,擦去眼角湿润的泪水。从1月21日冬奥会运输开始,他就带领闭环组的工作人员连续工作了50多天。“我们很自豪能够参与这样一项国际活动的铁路运输服务。再苦再累,我们都觉得值得1。

全力以赴做好冬奥会服务工作,是所辖北京北站、清河站、延庆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2月12日夜,大雪纷飞。纷飞的雪花为冬奥会增添了几分喜气,但韩小军的眉头却打成了一个结:如何确保第二天的交通安全?13日凌晨3点半,韩小军起床,招呼车站工作人员开始扫雪。

半个小时后,整个清河站变得热闹起来,广场、站台、线路上到处都是干部职工。大家挥舞着扫帚和铁锹,冒着寒风清理积雪,兴高采烈。

天亮了,车站已经扫净了所有通道上的积雪,在重点区域铺设了防滑毯,做好了迎接旅客的准备。

针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运输对象不同,北京北站实行“一会一景一方案”,分别制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方案,优化客流线路设计,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准备。

“再检查一遍,看看备件有没有遗漏,所有流程有没有到位。”韩小军在各个岗位上跑来跑去,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工作人员要注意。2月3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仅一天,北京北站全体干部职工已经到岗,提前做好冬奥会开幕式交通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

“8分钟”是北京北站满意的回答。车站积极与北京冬奥组委和公交车队对接,增设公交引导岗,确保乘客顺利换乘。最后,到达乘客的公交车发车时间将减少到8分钟,从而避免大量人员聚集在落客平台。

每一个规划设计都体现了铁路细致周到的服务。

为保障残疾旅客无障碍出行,北京北站科学测算残疾旅客出行距离,综合考虑闭环换乘成本,确定最佳无障碍流线方案。“每一个计划都来之不易。从候车室到4号站台的4号车厢有1400级台阶。我们用轮椅推着工作人员测试了很多次。”清河站副站长张彤说。

清河站每个站台只有一个直梯,既保证了残疾乘客的使用,又保证了环外和环内乘客不交叉。张彤等人设计了多个方案,最终确定了“通过行李包裹通道穿越5/6站台,将残疾乘客直接送到3/4站台”的方案。

“很好!”在跟随张彤实地体验后,国际残奥委会负责验收的无障碍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北京北站做好客运服务,做好疫情防控,压力很大。

为保障环内职工身体健康,该站逐一细化备件需求,提前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成立疫情防控专班,指定专人监测环内人员健康状况和环境消毒情况;完善车站疫情防控体系,积极与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接,加强协调联动,组织疫情防控演练;压实四方责任,严格执行环内外“一趟、一客、一杀”,严把质量关

闭环内的干部职工能无后顾之忧地搞好客运服务,离不开开环外的干部职工提供的有力保障。北京北站成立了“雪盾服务队”,时刻关注员工身心状态的闭环管理,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了让环内员工过春节,清河站站长刘星宇决定为大家办一个联欢晚会,让全站员工“聚”在候车室,互相陪伴,互相鼓励,一起过春节。他们在候车室的玻璃幕墙正对面搭建了一个火红的舞台,让环内的工人不仅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现场,还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观看直播。晚会结束时,车站干部职工齐声高喊“加油,北京北站”,铿锵有力。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期间,北京北站赛时开行冬奥列车796对,运送闭环旅客3.2万人,运送残疾旅客63人。开闭幕式专列19列,运送来自世界各地的4066名贵宾、政府官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记者。优质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多国运动员的高度赞誉,擦亮了中国铁路的亮丽名片。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