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老龄适应性改造”。李克强总理连续五年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来源:中国网20220305)
铁路是为人民服务的。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一条铁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民铁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发展史。
近年来,铁路部门深入推进客运质量提升计划,着力提升旅客出行质量,推出了一系列基于无障碍需求的重点旅客服务措施。比如在高速列车上设置无障碍厕所,可以改善残疾乘客的乘车体验;铁路12306推出“爱心版”,按照国家《适合老龄人群无障碍功能指南》适配字体和排版,为特定人群的网络购票、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提供便利。打造了长沙南站“常香玉南雷锋服务站”、长沙客运段“高铁姐妹”乘务组、广州火车站“038”家庭服务队等一大批公交服务品牌,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着力解决旅客出行痛点和难点,不断提升重点旅客出行质量。今年春运高峰,京张高铁“雪梦号”乘务组还专门为盲人乘客定制了牵引带,在京张高铁各车站设置盲文导向标识和盲道流线,为视障乘客增添了安全感,广受好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铁路的无障碍建设与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部分车站隔离栏杆过多,大客流时网络信号弱,空调、电梯、照明故障维修不及时,安检防疫信息与水运、地铁、航空缺乏互联互通,等等。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是目标,也是行动。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期待铁路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2.64亿,残疾人超过8500万。为了更好地保障出行需求,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出行,铁路在无障碍建设方面应该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铁路部门始终把旅客的第一需求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任何基于人民权益的产品需求都是被大众认可的。建设无障碍设施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作为新时代的铁路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待客为先,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勇攀高峰,以核心服务支撑铁路发展新未来,让中国铁路这张国家名片越来越闪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
(广铁集团长沙南站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