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铁道资讯

人民日报:中老铁路——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作者: 2022-03-30 浏览:

本报记者侯永光叶传增白据

图:2021年9月12日,老挝万象北郊中铁二局铺轨基地,老挝员工和中国员工(右)在检查列车。新华社

图:3月22日,在中老铁路万象站,工作人员引导旅客有序登上开往墨锭的C81次澜沧动车组。杨永泉

图3:2021年10月16日,澜沧动车组抵达中老铁路万象站。许

图4:复兴号动车组在中老铁路上飞驰。中铁昆明局集团供图

铁路通了,昆明到万象不再高,路也不再长。

2021年12月3日,“澜沧江”号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老挝首都万象站,复兴号动车组驶出中国云南昆明站.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铁路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它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由中国和老挝共同建设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相连的海外铁路。通车后,昆明10小时可达万象。

中老铁路正式运营3个多月来,累计发送旅客210多万人次,开行货运列车1600多列,运输货物13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30万吨。

打造一条黄金航线,造福两国人民。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亲自推动下,中老铁路作为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给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机遇,也为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一条惠民连心之路,一条绿色低碳之路,一条开放发展之路。

“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是挖出来放上去的”

被称为“中南半岛屋脊”的老挝是东盟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家,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交通极其不便。在中老铁路修建之前,老挝只有一条长约3.5公里的铁路连接泰国。交通瓶颈已成为制约老挝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5年,两国领导人作出了共同建设中老铁路的重大决策。

中老铁路从规划到建设,一直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但铁路沿线地区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多变,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全线桥隧比71.1%,其中5公里以上隧道10座,500米以上桥梁32座,两次跨越湄公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是挖出来放上去的。”面对恶劣的地质条件,中老铁路的建设者们通过挖隧道、建涵洞,奋战在一个又一个陡峭的隧道中,依靠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圆满完成了这项世纪工程。

3354这条路建成了一座创纪录的复线铁路桥。元江大桥位于云南省元江县,是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横跨V型红河山体峡谷。大桥全长832.2米,主跨249米,3号墩高154米。主跨长度和桥墩高度均居世界同类桥梁之首。

3354这条路攻克了隧道建设的世界级难题。中老友谊隧道建设过程中,边界线附近盐岩含量急剧增加,局部超过80%。盐遇水变成盐水,对钢筋的腐蚀性极强。如何防止盐水侵蚀?中国昆明铁路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盐岩高侵蚀性的世界难题。

3354这条路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海外认证的制梁场。在老挝万象的中铁二局万象制梁场,自动弯箍机将卷钢调直、弯曲、切割,用龙门吊吊入钢膜中,然后浇筑混凝土,打造出一座巨大的桥梁。这种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模式

放眼全线,通过科技创新,中老铁路项目创下多项国内和世界第一,成为电气化铁路项目建设新标杆。中老携手合作、密切配合,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老命运共同体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两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优势。

“收益稳定,投资人经常来村里考察”

“老中铁路,老中,两国人民被前线联系在一起,货物运输,教育培训,交流方便快捷。

……如一家人般相亲相爱,老中铁路一轨相通,并肩同行,共同发展……”   这首由老挝歌手阿提萨创作的歌曲《腾飞于老中铁路》,唱出了老挝人民对中老铁路通车以及国家实现发展的期待和向往,也唱出了两国人民“同饮一江水”的兄弟情。   几位曾在中国上海学习铁路专业的老挝留学生表示,要把在中国学到的本领贡献给中老铁路的运营和发展,佟朗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佟朗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在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很多老挝人没有坐过火车,对于什么是铁轨、高铁速度是多少都不了解。”能够参与铁路的修建让他感到非常骄傲,“万象到磨丁段的铁轨铺就,就有我的一份功劳。”   目前,佟朗在中老铁路工务段负责铁轨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原来从万象到他的家乡琅勃拉邦开车需要10个小时,铁路通车后,两个小时就能到达。   “有路,就有发展机会。”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乘坐中老铁路后深有感慨。2月7日和9日,通伦及老挝政府代表团两次添乘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他表示,老中铁路的开通代表着两国人民交往将更加便捷,希望老挝700万人民都能坐上火车,真正体会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如今,无论是老挝首都万象、旅游城市万荣,还是边境小镇磨丁,都越来越热闹,大大小小的餐厅、民宿、店铺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收入稳定了,还经常有投资者来村里考察。”谈到变化,万象市哈赛丰县东蓬禾村的村民们有许多话要说。   在铁路的另一端,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中国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极大便利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早上在昆明吃碗米线,坐上中老铁路列车,中午就能在西双版纳品尝傣味了!”中老铁路旅客列车列车员依波逢的家乡在西双版纳。以前,她回家要坐一整天的汽车;现在,她从昆明乘火车回西双版纳只要3个多小时。   路通了,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铁路开通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云南景兰文旅集团副总裁焦媛杰对未来信心十足。   “建成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   中老铁路绵延1000多公里,途经之地,无论是中国云南的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还是老挝的北部森林、琅勃拉邦等地区,均是森林密集、生物多样性资源富集的区域。   “放眼中老铁路沿线的山川河流,满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中老铁路建设者们将这条铁路巧妙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国江说。   从规划选线到施工管理再到运营维护,两国始终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最终将一条绿色生态廊道呈现在人们眼前。   面对沿途复杂且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形,如何选线成为关键。设计人员耗时5个多月,对中老铁路全线方案进行了认真勘察和选择,曾出台方案达60多个,研究线路总长约1.4万公里,最终确定了一个经济、合理、环保的线路总体方案,成功绕避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坚持建设与生态环境相互融合,最终建成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中铁二院中老铁路生态环保设计负责人刘彬表示。   选线科学,施工更是严守环保理念。位于西双版纳的南腊河特大桥要跨越南腊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里有上百种鱼类,物种资源珍贵。   “为保护南腊河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在河岸两端设置桥墩,采用大跨度64米的桥梁飞跨南腊河,减少噪声、振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预防或减缓施工期间对保护区的影响。”中铁二院中老铁路国内段项目部总工程师龚庆五说。   中老铁路沿线共有43个车站,它们的设计虽结合当地特色各有不同,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点——绿色环保。走进磨憨火车站,玻璃制成的屋顶十分引人注目。阳光透过玻璃照进车站大厅,明亮又温暖。   “采用玻璃屋面引入自然采光,可以极大地节约照明用电。”昆明局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杨学智算了一笔“节能”账,如果按照每天日照8小时算,自然采光每天可节约用电3.2万度。据了解,中老铁路站房节电设备设施配置率达80%以上,节水设备设施配置率达100%。   “将为整个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昆明,王家营西站。一列载有模具、LED路灯、液晶显示屏等商品的国际货运列车缓缓开出火车站,驶向老挝万象。   老挝万象,满载910吨木薯粉的国际货运列车从万象南站出发,通过云南磨憨铁路口岸驶向中国昆明,从那里运往中国各地。   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物流通道,东盟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橡胶、钾肥、铁矿石等通过该线路运往中国,而中国的通信设备、日用百货、鲜花蔬菜、饲料等货物也经此运抵老挝万象,再转运至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和地区。   得益于中老铁路,中老两国间的货运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下降。“通车前,货物从昆明发往万象,需要3天左右;通车后,昆明到万象的铁路货运时间仅需30小时左右。”昆明局集团货运部工程师田文浩介绍。   “通过与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连接,从长期来看,中老铁路将会使老挝的总收入提升21%,并增强老挝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每年沿中老铁路走廊途经老挝的过境贸易将会达到390万吨,老挝的旅游业也将获益匪浅,预计每年会有400万老挝人和来自周边国家的1000万游客使用中老铁路,给老挝人民带来更多经济机遇。   中国云南有关企业的服务半径也在不断拓宽。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著名的“云菜”品牌。2020年,玉溪农产品出口31.5亿美元,占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额的60.4%,其中90%以上产品销往老挝、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开行后,蔬果冷链的运输速度快了、运费低了,玉溪农产品出口综合效能大幅提升。   打开东南亚地图,中老铁路由北向南,宛如一把插入中南半岛的钥匙,开启了连接国内市场和东南亚、南亚的经济通道,不仅帮助老挝破解“陆锁国”困境,还在中南半岛腹地打开了一条辐射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发展合作道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积极影响,将有力强化东盟国家间互联互通,加快其一体化发展进程。老挝总理潘坎表示,这条铁路将成为连接老挝与区域内各国,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纽带,也将促进沿线地区互联互通。   随着中老铁路运输的便利性逐渐呈现,中老泰铁路衔接建设提速。近日,泰国交通部已就建设泰国廊开至老挝万象货运大桥等项目提出投资预算方案,旨在加快中老泰铁路衔接建设,促进多边经贸活动高效发展。“中老铁路不仅架起了中老两国合作的桥梁,同时为与老挝一江之隔的泰国东北部地区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泰国期待早日通过铁路运输和老挝、中国连接起来,这将为整个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廊开府副府尹诗丽玛说。   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老铁路与RCEP的“相遇”,将叠加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将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提供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  
THE END

相关资讯

拉林铁路货运忙
铁龙穿荒漠 沙海变通途
聚焦“四保”目标任务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