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9日,一列名为“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的列车缓缓驶出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新火车站,贝尔格莱德至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贝诺段)段正式开通运营。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塞尔维亚两大城市之间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已经实现。武契奇总统、布尔纳比奇总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等200多人乘坐了开通后的首趟列车。(2022-03-22人民网)
高铁无疑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有了高铁,才有希望。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铁为匈牙利新的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疫情依然迅猛,但城市建设的步伐不能停。中国作为一个物产丰富的大国,频繁给予友邻援助,比利用铁路运输的公路货运少了近30个小时,这也为中国产品及时顺利到达盟国市场的终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货运是这样,客运的领头羊高铁运输可以开拓匈牙利人的视野和事业。
在多次爆发后,各国情况都不乐观,甚至一度陷入困境。中国在以党中央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下,跳出了这场斗争。虽然很多地方仍会出现海外进口的反复浪潮,但总体来看,企业恢复生产,学校恢复教学,全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基本恢复如初。
中国在做好自救和防御的同时,可以守望相助,频频给身处水深火热的海外民众送去物资。这很难,也很感人,在物资方面得到了很多援助。作为中国的朋友,塞尔维亚自然可以从“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获益良多。中国在高铁建设上不仅有丰富的铁路基建经验,还有自己的造车技术,自然会对友好铁路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疫情不可预测。中国没有顾及赤诚的自私来封国。要知道,本地病例的增长远不及输入性病例。为了尽快战胜疫情,中国频繁向各国城市出口,为其带来必要的物资和策略,在世界全面抗击疫情中承担了重大责任,也为振兴友好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徐素贞)